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毕玉才:“记得住乡愁”的决策温度
//www.workercn.cn2013-12-24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听多了刻板的官话、套话,看多了生冷的数字、比例,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口号和数字来畅想未来。因而,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种“文艺范儿”的语句,来描绘城镇化的目标,人们的反应先是一愣,继而品咂再三,一种温暖的感觉从心底弥漫开来,挥之不去。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是中央一贯倡导的生态文明的形象表述;而“记得住乡愁”貌似看不见摸不着,实则关乎百姓心中的每一丝律动,它直指人心、关照心灵,是远高于物质满足之上的精神抚慰。从关注百姓物质生活满足,到关照百姓内心真切感受,这是决策者执政理念的一次完美升华,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次步伐调整,是国家发展观的一次自我校正。

    今年上半年,笔者采访了位于辽宁沈阳棋盘山脚下、距清太祖努尔哈赤长眠的福陵仅几百米之遥的下水泉村。作为一个行政村,“下水泉”已经不复存在,作为开发区储备地被“连根拔掉”,只留下一棵四五百年的古榆树,被乡亲们当作“孤儿”一样地呵护着。被分散安置在各处的村民,逢年过节还会“回娘家”一样赶回来,聚在古榆树下,聊一聊下水泉村的陈年旧事。村里6位老人,不忍心300年的村庄就此从记忆中抹去,用粗糙的文字精心编写了一本《下水泉村史》,免费发放给乡亲们。村民们说,他们割舍不下的,不仅仅是房子,是榆树,更是那种鸡犬相闻、邻里互助、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农村生活人际关系简单、生活节奏缓慢、衣食住行成本低廉,起居坐卧亲近自然,有一种脚踩在地上的真实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农民的物质需求,也要体恤他们的精神感受。动迁村庄,让农民上楼,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为民造福;留住村庄,为农民保留一处精神田园,让农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也是造福百姓。

    村庄是农业文明生生不息的物质载体,是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活化石,保护好村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美丽中国”的绚丽章节。正因为如此,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必要“把农民都统统连根拔起”,“就地城镇化”也是城镇化的一种成功模式。今年2月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撤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9个月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慎”“不”“少”“尽可能”,这一连串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词语,决策者“顺民意、恤民情、惜民力”的情怀呼之欲出。

    官方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近百万个村庄在这十年内消失。美丽中国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有小桥流水人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