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羊城晚报展开问卷调查,70%的网友表示今年过年将会回家,但57%的网友则表示,春节如果回家,最害怕赚钱太少不够用。近八成的网友表示,自己过年回家的花费已经超过了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1月15日《羊城晚报》)
离春节还有半个月,但年的情绪已经开始酝酿。喜悦和轻松是正常的,毕竟假期中家庭可以团圆了。但不可否认,如今过年焦虑综合征也开始多起来。
网络上,各种租女友回家过年的广告开始多了起来,回家买什么更是想破了很多人的脑袋。79%的网友表示,春节回家的预算已经超过了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更有15%的网友表示“回家一次,损耗半年”。回家过年总是离不开物质,买礼物是物质,朋友聚会也要花钱,有无女友更是大事……过年好累!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美国调研机构统计,在11月至12月的长假期中,平均每个美国成年人的支出为2330美元,花费在2000元以下的仅有25%,花费在2000元-10000元之间的占主流,得票率有59%.剔除人均收入和货币因素,发现美国消费和我们差不多。为什么我们累?道理很简单,就在于很多人买了没用的东西。欧美消费调查显示,相比于奢侈品等,家庭用品等实用性的消费是主流。而我们回家过年多了攀比,总要买一些不适用的东西,无疑增加了成本。
其实,消除过年综合征就需要消除物质心理,子女回家过年关键在于情感交流,不在于物质多少。而父母更应意识到,对孩子也不应有工作、房子、男女朋友等的要求,这些何尝不是父母太物质化的表现?物质年到情感年是一种进步,西方国家父母与孩子冲突较少,关键就在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少。写到这里,不仅想到网友所言:当你在为礼物犯愁时,不妨想想父母到底需要啥。而当父母觉得孩子没对象、没好工作时,不妨就去城里过个年,看看孩子的生活到底是啥样。这样双方互相换位思考一下,或许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就会减少很多,没有了相对物化的束缚,亲情才有可能被激发,节日的团圆本义才会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