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于不少还在外地工作、生活的父母来说,了解情况,帮助儿女介绍对象,解决婚恋问题,春节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时机。家住河南省虞城县天楼村的小鹃,从初二开始,每天相亲至少三个,最多的时候五个。很多青年男女走到城市之后,通过一次面、两次面就定下婚约。(2月6日央视《新闻1+1》)
春节原本是举家团圆的传统佳节,但如今却成了许多青年男女的“相亲”季。适龄男女不仅被父母逼着赶场“相亲”,而且常常被要求“速配”效果。有的甚至见两次面就能定下“终身”。“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已经成为许多青年男女的过“年”烦恼。如此悖逆意愿被“逼”相亲究竟有多少真情实感,速配的“姻缘”靠不靠谱,值得关注与反思。
在人际交流日趋活跃、“自由恋爱”成婚恋风尚的现代社会,由人牵线搭桥的“相亲”模式早已过时。而近年来名目繁多的相亲场景,凸显大龄男女的婚姻问题已成社会隐忧。这里既有适龄男女对婚姻认知的观念变革,更有婚恋成本提升带来的现实困扰。利用春节为适婚男女搭建相亲平台,体现出父母的焦虑和社会的努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被视为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既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发展需要,更是为人父母急于了却的心头挂牵。在父母不包办、不干涉已成社会语境下的“逼相亲”、“逼结婚”,很大程度上基于老人盼儿女早日成婚的“任务”考量,尽管此举颇有几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多虑意味,但这种为儿女婚事操心的父母亲情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应得到为人子女者的理解与体谅。
春节“相亲”何以成为青年男女的过“年”烦恼?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不合时宜。7天年假图的是全家团圆和亲情沟通,了却父母思儿、游子念亲的思亲之苦,并非解决孩子终身大事的最佳时机。赶场相亲背离了两代人情感交融的休假初衷。二是有违意愿。逼毫无心理准备的陌生男女赶场相亲,不仅难以擦出由衷的爱情火花,而且由于当事双方的不情愿而极易导致反感,徒生不必要的烦恼。有调查显示,多数被逼相亲者不过是对父母亲友用心良苦的“理解”而并非“认同”,躲不过而敷衍配合的“应付”者占11%,不想婚恋或者不喜欢这种方式的“抵制”者高达14%.诚然,春节相亲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知机遇,甚至其中不乏“成功”的范例,但男女婚恋讲求的是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凭的是感情与缘分,而这种“烦恼”心态下的速配相亲却不无可期的风险,比如,碍于父母情面、急于摆脱困局的“应付”者,势必让本该严肃的婚恋难以修得正果;由于节后的各奔东西的现实,让见两次面就定下“终身”婚恋充满难以持续的变数,等等。
强扭的瓜不甜。还是让婚姻归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缘分”轨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