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戎国强:专家的逻辑
//www.workercn.cn2014-02-17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一些“砖家”语出惊人,“砖家”特征明显,属“显性砖家”,如清华大学一法学教授在评论李某某案时说,“即便是强奸,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要小”;北师大一房地产教授对他的学生说,若在40岁之前赚不到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还有一类是“隐性砖家”,因为他们发言中的逻辑错误与常人没有区别,既然众人意识不到自己的逻辑错误,自然也发现不了这些“隐性砖家”。

    《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一家庭为学钢琴的4岁孩子办了一场演奏会。演奏会办得很有档次:请来专业钢琴教师暖场,5星级酒店厨师制作茶歇,专业喷印的节目单、彩幔灯光搭成舞台……花了3万元左右。报道说,华中师大学前教育专家蔡迎旗认为,“这种形式易引起家长和孩子的攀比之风,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攀比”与“不利孩子身心”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攀比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只是一种可能,问题还有另一面——家长孩子若身心健全,还会盲目跟风攀比吗?一些家长和孩子之所以会加入攀比,是因为他们的身心已经受了不利影响;因果关系是否应该倒过来看呢?

    一句评论,未必造成什么后果;但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专门管理部门,出现了这种判断失误,那是要产生一定影响的。记得是2011年3月,CBA季后赛新疆对阵北京的第二场比赛,出现了多次错判、漏判,并且超越了每场3次错、漏判的国际尺度,引起激烈争议,中国篮协为此召开了研讨会,篮协最后表态说:错、漏判并没有改变比赛的结果。

    初听之下,这句话似乎没什么问题,其实大谬。什么叫“比赛结果”?仅仅是谁输谁赢吗?比分不也是一种结果吗?该得的分不给,不该给分的给了,影响球员心态,造成球队之间矛盾,这些难道不也是错判、漏判的结果?比赛结果是在比赛过程之后产生的;错、漏判是比赛过程的一部分,却不会影响比赛的结果——篮协人士都是吃了大半辈子篮球饭的行家里手,却连什么叫“比赛结果”都没弄明白,“比赛结果”和错判漏判的关系都没有理清楚,就在那里管理一国篮球事业了。后来,中国篮坛出了一连串的糗事,如篮协负责人被扬纳斯基拒握手、男篮仅获亚锦赛第五,16年来第一次无缘世界杯,人们对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当然,“砖家”只是一小部分,相反,也有一些专家被误伤,问题出在反对者一方。2012年8月,中山大学教授翟振明参加一个网站发起的一个英文征文活动,向读者征求关于奥运会的“最勇敢,最出格但又有道理”的想法,他发表了允许“裸体奥运”的提议。一些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要求翟教授以及翟教授的家人“带头裸体”,意思是要人家裸,你自己能先裸吗?这样的反驳,其实犯了改换论题(概念)的逻辑错误。翟教授提议的是“允许”,就是有人要裸,不要禁止他;而“允许”还包含另一个意思,不想裸的,有不裸的自由,不能要求他裸。要求翟教授“带头裸体”,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讲事实,讲逻辑,是讨论问题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点的规则。在讨论过程中至少论题要一贯,不能随意转换,否则,就成了鸡同鸭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