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李红梅:百姓看病,缺了一环
//www.workercn.cn2014-02-2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医疗服务体系过于倚重专科医生,医院科室越分越细,医生专业越来越窄,导致百姓看病变得越来越复杂

    最近,家里患糖尿病的老人脚趾溃烂,疼痛不已,只得到医院就诊。外科说,这是糖尿病并发症,应该去内科;内科说,这是外科的事,内科管不了。经过多方咨询,家人确定应该看周围血管科,最终使病情得到控制。

    想去医院看病,却不知道看哪一科。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家庭都有过。不少人采取的办法是,不管急病慢病,还是大病小病,都去综合性医院看,或者直接就挂急诊。患者如同“无头苍蝇”,有病乱投医,如此做法固然不可取,但是,对于患者家庭而言,却是无奈之举。由此导致“全国人民上协和”,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少人问津,形成了就医的“倒金字塔”格局。

    有病乱投医,说明医疗服务体系存在问题,患者就医过程缺了重要一环,即合格全科医生的首诊与转诊服务。医疗服务体系过于倚重专科医生,医院科室越分越细,医生专业越来越窄,导致百姓看病变得越来越复杂,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不高。

    在发达国家,全科医生主要通过签约制给居民提供连续性的全科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治疗、康复等,费用一般由保险公司结算,主要在社区提供服务,一般每名全科医生服务2000至3000名居民。如果是疑难杂症,全科医生会转给专科医生,康复再转回社区。全科医生的健康照顾是长期的、连续的,他们对居民的健康状况最清楚,能给签约成员找到最合适的专科医生,并通过会诊制定最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艘船,航行在生命的大海上,那么全科医生就是指挥中心、维修站。他们的服务网点最多,可以随时停靠保养和修理,必要时再转给大维修站即专科医生。在那里,船舶需要进港停留,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维修。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几乎是缺失的。虽然我国也有登记执业的全科医生,但是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也没有建立全科医生首诊制,以及相关的保险支付和管理制度。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指导性文件,但是全科医生“5+3”培养的出炉时间较长,配套措施也没到位。目前各地推行的家庭医生服务,仍不是真正的全科医生服务,离城乡居民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全科医生在发达国家的地位非常重要。比如,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就是以全科医生制度为基础;质量较高的加拿大医疗服务体系,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比例达到1︰1;即使是商业保险占主导地位的美国,被称为家庭医生的全科医生,由于其控制费用、管理签约成员健康卓有成效,深受社区居民和保险公司的欢迎,专科医生的病源几乎全靠家庭医生。

    研究显示,国民收入水平增长1倍,健康需求增长1.6倍。我国全科医生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一名曾经在北京社区开诊的英国全科医生,据说今年要将自己的全科诊所进行连锁经营;一些网站、移动终端应用软件推出家庭医生咨询服务,帮助人们寻医问药,减少“乱投医”的无奈。这说明,老百姓希望有真正的全科医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希望政府尽快推动并引导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改革步伐再大点,财政投入再多点,让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为缓解看病难创造条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