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吴龙贵:讨论公共事件应该学会就事论事
//www.workercn.cn2014-02-25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21日,广东卫视知名主持人王牧笛陪女友去打点滴,因为护士连打四针才找准血管,他发微博称“我也想拿刀砍人”。当晚,王牧笛删除微博并公开道歉,但这则微博还是引发了巨大风波。22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开谴责,要求广东卫视“责令其下课”。昨晚,王牧笛再次发微博道歉,并希望通过此事,医患双方能多些理解和沟通。(2月24日《京华时报》)

    细细品味各方对此事的评价,却又让人觉得关于此事的讨论远不能就此结束。譬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此事中,更值得注意与反省的是,大众和传媒应该如何更全面、理性地认识医疗行业的问题。

    微博认证为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的张强医生对此表示,“本应救死扶伤、受人尊重的中国医务群体,为何成了暴力(包括语言暴力)攻击的对象?”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表达模式,即在一些公共事件中,一些专家学者习惯于跳过个案本身来讨论问题。言外之意就是,不要被事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从中发掘背后的东西,最后殊途同归地把所有的问题和根源都归咎到体制和社会大环境上去。由此,一件本来很孤立和单纯的事情,被延伸出各种意义,似乎只有如此才显示自己的见解独到。

    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过度阐释。事实上,任何一种公共讨论最基本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就事论事。

    就此事而言,我只看到个人素质的低下和公共道德的缺失,没有其他。正如中国医师协会在公开信所说: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是医患双方都期望的,但由于人血管情况和穿刺者的业务水平的原因,“一针见血”并不总能实现,连扎四针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现象。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居然导致王牧笛先生暴怒到想要“拿刀砍人”,这和他能不能全面、理性地认识医疗行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更无须先解答“医务群体为何成为暴力攻击的对象”这个问题,才能解释他的行为。

    医患纠纷频发,固然有体制上的原因,譬如医疗改革不到位,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分配不均衡,但体制不是一个万能的答案,更不能成为个人素质的遮羞布。稍加理性地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医患者冲突都属于突发事件,很多时候甚至只在一念之间,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很大程度就是个人的素质:潜在的暴力倾向,对情绪的控制,对后果的预期,对他人的同情心。

    体制的归体制,个人的归个人,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习惯性地把问题归咎到体制的高度,动不动就对个案过度阐释,不仅不利缓解医患矛盾,还会对社会心理产生一种极其不良的微妙影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