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大 林:落叶归根,墓地可否公益化
//www.workercn.cn2014-04-09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清明时节,有关殡葬、墓地的话题年复一年。既有“死不起”的嗟叹,也有极尽奢华的张扬,对逝者的悼念,往往裹挟了不少生者现世的焦虑。

    入土为安,是千年的习俗。入土就要占地,立碑建坟,故有死人与活人争地之说。棺葬改火葬,一般而言占地少多了,但不是绝对,有钱有势的人,一个骨灰盒的安放,也可以建起宫殿般的坟茔。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就会把墓地的商业化搞得有声有色。

    河北一些地方,因民间曾有穿凿附会的传说便大炒“皇家”概念,墓地价格不断推高,且每年上涨20%,70万元-100万元的豪墓也明码标价,平方米单价是当地房价的10多倍。更荒唐的是,在商家鼓动之下,“炒墓”成为比“炒房”更热门的投资,而在这根利益链条的一端,竟然缀联着政府官员。皇家龙山陵园的法人代表,便是涞县民政局副局长。在武汉,城区墓地价格20年涨36倍,“价格六七万的墓一墓难求”,“提前买墓族”也应时而生。

    墓地的商业化,让人不能不叩问土地所有权的实质。所谓国土,对外标志国家权利的实体,捍卫国家主权,就必定寸土必争;对内当是全民所有,国土属于国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公平地享有土地使用权,应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人来到这个世上,生有立锥之地,死当入土为安,是大自然对生命的基本馈赠。死无葬身之地,或者身后由地位、贫富决定墓地的窘迫与奢华,都有违土地的自然权属,是文明社会不能接受的。

    人人生而平等,现实中往往是说说而已的理想主义。其实生命在娘胎里就已经不平等了,孕育的环境,吸取的营养,早已天壤之别;及至分娩问世,那第一声啼哭,可能是在保障条件极好的产科医院,也可能发声于极其简陋的诊所或私宅。更别提整个人生过程,有人在蜜糖中成长,有人在苦水里泡大。然而,生而平等的理想主义毕竟是美好的。生命的过程无法平等,生命的归属有个大致的平等也不错——均享墓地当是一种可操作的选择。

    岳母的墓地原在黄陂城关附近的东寺村,去年清明前因为商业开发而迁至5公里外的弓长湾。这次集体迁坟,不管原坟多大多小,豪华或简朴,一律还建成占地一样、规格统一的新墓。今年前去祭扫,放眼山坡一排排整齐的新墓,让人感觉肃穆而清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成功落魄之别,没有疾苦的痕迹或幸运的张扬,但生命的平等与尊严,让逝者的亲人可感可触。

    这样的墓葬形式虽源于商业开发,但其实际效果足可启发整个殡葬改革思路。墓地使用,应当尽量节减,不能放任“死人与活人争地”,透支子孙的土地资源;调整相关政策,以墓地的商业化让位于公益化,人均一块地(一平方米或更小一点),免除墓葬土地使用费,让逝者均享生命的最后权利;殡葬习俗,要引领健康文化与心理,杜绝现世的攀龙附贵、金钱崇拜向另一世界延伸。

    现在提倡花葬、树葬、水葬,不立碑,不占一寸土,当然好,但超越一般人的想法。更多人对过世亲人的纪念,还是习惯于一种具象的形式。一座坟,内有亲人的骨灰,一块碑,镌上亲人的名字与生平。这样的慎终追远,才更显踏实而可感;这样的落叶归根,对逝者、生者均是温馨的告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