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管理方和“小蹦蹦”一次次上演“猫鼠游戏”时,应当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改进管理方式
近段时间,笔者居住社区周边原本安静的街道“热闹”了起来。这主要“归功”于那些“小蹦蹦”车,原来几乎难得一见,如今整日在街头穿梭。
“小蹦蹦”怎么一下子就多起来了呢?这个社区之前旁边既无商场也无地铁,人们出行大多是远途,“小蹦蹦”自然难觅其踪。可自从建起了大型商场、开通了地铁、聚集了更多住户后,最后一公里问题凸现出来,“小蹦蹦”的时代一夜到来。
对于“小蹦蹦”,有人爱有人恨。爱的人说它方便快捷、车费便宜;恨的人说它安全性差、扰乱交通。不仅在身边社区,北京的其他地方,甚至在其他城市里,“小蹦蹦”几乎都成为一种令人困扰的存在。因为其安全性差、非正规运营,不少城市开展过专项治理,但鲜有成功案例,几乎都陷入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久治难愈之下,有人将其称为“城市之痛”。
为何会久治难愈?这种难究竟来源于哪儿?一方面来源于居民畅通出行的需求与不充分的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城市管理者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往往只注重了地铁公交等大循环,却忽略了最后一公里这样的微循环。居民畅通出行的需求强烈,但并不充分的市场供给,加上门槛颇高的市场准入,给了“小蹦蹦”生存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来源于就业能力较低人群的就业需求与适合岗位供给之间的矛盾。稍加观察,不难发现,“小蹦蹦”的司机们无论男女,年龄多在四五十岁,有些还是刚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不具备太高的就业技能,又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自己甚至全家的生计。适合他们的岗位实在不多,“小蹦蹦”司机就成了他们的就业选择。
当出行和就业成为“刚需”,在解决问题时,必须正视这些矛盾、直面这些需求。遗憾的是,不少地方采取了“一赶了之”的管理方式。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小蹦蹦”车聚集的地铁口,交管来了、城管来了,“小蹦蹦”们立刻一哄而散,四处逃跑,有时候跑得急了,还会撞到人、撞上车。而一旦抓住违规经营的“小蹦蹦”,则往往出现一方坚决要没收、罚款、另一方苦苦哀求甚至下跪的场景。管理方的形象变得“不近人情”,原本认为应规范“小蹦蹦”的市民也开始觉得“小蹦蹦”司机们可怜。
“小蹦蹦”虽小,却折射出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当管理方和“小蹦蹦”一次次上演“猫鼠游戏”时,是否应当静下心来反省,管理方式要做哪些改进?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总会存在,城市管理者是否可以动动脑筋,让类似于“小蹦蹦”车般灵活的交通工具以更好的方式服务我们的生活?对于底层群众急迫的就业需求,是否可以引导其到更加合适的就业岗位上去?
城市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城市运营的各项保障不能及时跟上,如果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城市很可能会遇到更多如“小蹦蹦”这样久治难愈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