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莫开伟:民众如何应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
//www.workercn.cn2015-09-21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更多

  股市走弱、央行降准降息双重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遭遇“滑铁卢”,近期新推出理财产品收益率相比降息前下降了约0.2个百分点。据理财专家分析,自8月26日降准降息后,大量流动性资金被释放出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年底前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更有可能跌破4.5%。

  目前,普通民众投资渠道相对狭窄,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安全性高、方便快捷、且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迎合了广大民众投资需求,近年发展迅猛。据银监会资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自2005年开办以来,截止2014年底,全国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将近8万款,累计发行规模约为100万亿元,余额约13万亿元,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理财产品不仅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巨额财富增值效应,同时也为银行筹集了大量资金,有效缓解了商业银行资金紧缺压力。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下降,意味着民众购买理财产品热情将趋冷,理财产品火爆局面将不再涌现,更预示着商业银行存款资金会进一步分流。

  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民众是否应将全部资金从理财产品市场撤走、去开辟新的投资天地?笔者并不认同,倒是觉得民众应保持更理性理财产品投资意识,正确看待其收益下降:一方面,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经济大环境,主动摒弃高利意识。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趋势仍处下行通道,实体经济普遍不景气,稳增长压力较大;为了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并为明年作为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头一年打好基础、开好局,央行已连续多次降准降息,给市场释放了充裕流动性,导致社会融资成本整体下降,资产端收益率相应下降。

  如央行宣布自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在8月22日至8月28日一周内,69家银行共发行了77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10家,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4.60%,较上期减少15个基点。而且美联储加息临近,为防范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持续贬值,稳定国内金融;尤其解决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局面,未来一定时期央行降准降息空间依然较大。显然,目前商业银行资金充足,必然促使与流动性息息相关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下行,属正常范畴。

  对此,民众应树立长远意识,只有经济增长了,金融才会长久繁荣稳定,居民个人投资收益增长才有保障。而且要相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也只是暂时的,随着存款利率全面市场化、经济变化带动实体经济经营改善,又会再次推动理财产品火爆,民众将获得可观的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把握好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投资安全比,主动消除盲目投资意识。目前民众投资渠道有股市、债券市场、P2P平台及其他民间借贷活动,而股市、P2P融资平台及民间借贷活动等收益率远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但要看到,这种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股市可让人一夜暴富也可让人一夜成“穷光蛋”,P2P平台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多陷阱,不少投资者遭遇关门跑路带来很大资金损失;民间借贷更没有安全保障,民众投资被骗、资金打水漂不在少数,并酿造了不少重大社会隐患。显然,银行理财产品尽管收益率下降,但有银行强大信用作后盾,仍是目前最安全、最放心的投资品种。因此,从现实看,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省时、省心,无风险之虞,民众应保持良好投资心态,主动抑制住内心高利投资冲动,才能避免上当受骗,确保投资安全。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没有风险,但并不是说民众购买理财产品不需应对之策,为提高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在购买时依然有不少投资策略可供选择。一是把握好理财产品投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状态,选择适合自己投资能力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选择上,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及流动性,选择不同投资期限类型理财产品。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选择短期理财产品为自身资产保值,等待权益类市场出现机会时能及时进入。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可选择期限较长、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

  二是讲究购买策略和方式,选择最佳购买时机及购买数量。一是对同一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较长的产品往往收益较高,可根据自身资金势力,提前锁定最高收益理财产品,适当增加长期限理财产品。

  三是做到货比三家,一些银行为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会通过减少理财期限或提高理财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当原本购买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时,可考虑转买另一家银行理财产品,争取获得最大理财收益。

  四是力争节假日出手,节假日银行往往会推出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往往期限更短,收益更高,有资金势力的话,此时可多购买理财产品,提高收益,以弥补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损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