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一份名为“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行榜”发布后,备受公众关注,许多媒体纷纷报道。有趣的是,被排在前列的城市媒体喜形于色,正面报道;排在榜单后面的城市媒体则心中不爽,质疑为主。如9月23日的《羊城晚报》,以《震惊!“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广州排153?》为题,质疑该排行榜是否靠谱。因为全国经济最强省的广东,21个地级市,竟没有一个能排进全国前二十,省会广州甚至排到153名!
该排行榜的发布者是美国知名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这是其发布的首个“中国最佳表现城市”,主要以就业、居民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比率等作为考核指标确定城市排位。广州仅排第153位,主要是因为在工资、使用外资、人均GDP等增长率方面排名靠后。就广东地区整体而言,就业及收入增长、使用外资增长等拖了后腿,21个地级市不入全国前二十名的情况“应运而生”。
据报道,该排行榜依据的是266个地级以上城市截至2013年的经济数据。问题在于,凭就业率、工资、人均GDP增幅等几个子指标评出来的“最佳表现城市”能名副其实吗?在现代语境下,“最佳表现”理当应该考量被考评城市的经济总体表现,而不应该从某几个增长率指标来确定“最佳表现”,否则可能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法论错误。
正像评“最佳表现运动员”一样,你如果无视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只考核其成绩比上一年度或赛季提高的比率,一定会评出笑话,比如:独孤求败的博尔特可能永远排不到世界“最佳表现运动员”前二十名,因为对一位世界纪录保持者来说,百米跑比赛成绩提高百分之一秒都是难上加难的。按此方式评出的“最佳表现运动员”的根本没有可信度可言,除非它改叫“最佳进步运动员”。
同样道理,照此方法评选下去,随着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总量较小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可能越来越多榜列前位,东部发达地区城市越来越多与此榜无缘。而放眼世界,以此指标体系来评选“世界最佳表现城市”,我国中西部城市,分分钟可能成为“全球最佳表现城市”,而像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如巴黎、东京、纽约等),因为就业率低、工资增长慢等原因,则可能无缘位列榜单百强甚至千强,照此评出来的榜单不仅离谱,还可能成为“国际笑话”。
事实上,对比该智库以往发布的类似报告来看,其今年的排行榜也缺乏相当的可信度。去年差不多同期,该机构发布过一个“2014年亚洲最佳表现城市”报告,该榜单前三名是深圳、广州、成都。(见2014年9月20日《深圳特区报》)。也许公众觉得不算离谱,所以去年该报告并未引起多大关注。问题是,去年的报告参考数据应该也是2013年度的吧?广州去年排“亚洲最佳表现城市”第二名,今年怎么变成了“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的153名呢?这变化也太大太离谱了吧?也怪不得广州媒体要“震惊”了。
自从英国小伙子胡润十几年前搞了个“胡润富豪”排行榜后,由于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滞后,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层出不穷,“草台班子”设立排行榜的现象屡见不鲜,“排行榜生意”已是公开秘密,也遭到越来越多人诟病,这些动辄号称“最佳XX”的排行榜,大多不靠谱,只是因为许多时候有了若明若暗的利益勾连,一些排行榜使一些地区领导感觉“很受用”,当地媒体便大篇幅报道,不明就里的公众也就信以为真。
笔者并不反对排行榜,只要发布者权威、数据真实、评估体系严谨、名副其实,适时发布有关排行榜无可厚非。如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全国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排行榜,就有相当的权威性,既保障公众知情权,又给排名靠后的城市带来很大压力,有利于环保落后地区加快环境保护工作。遗憾的是,这种排行榜太少了,而不靠谱的排行榜太多了。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全国还没有哪个部门来管一管这些不靠谱的排行榜。基于这种担忧,本文原拟的标题是没有“可能”两个字的,考虑到国情,以及国外一些机构对我国国情的了解,本文定稿标题加上了“可能”两个字,因为对于排行榜来说,未来的日子,也许没有“最不靠谱”,只有“更不靠谱”。
文/徐林生
齐鲁晚报:大学排行榜为何变成“付费广告” 2008-12-29 |
齐鲁晚报:大学排行榜为何变成“付费广告” 2008-12-29 |
熊丙奇:怎么“读懂”大学排行榜? 2010-12-07 |
王传涛:“大学造富榜”无须过度道德审判 2012-05-18 |
钱兆成:公众需要信得过的“大学排行榜” 2012-07-27 |
东北网:城市教育竞争力排名“皆大不欢喜” 2009-09-03 |
大众日报:大学排行不能“自己排自己” 2009-06-18 |
大众日报:大学排行榜有多少公信力 2009-05-06 |
大众日报:大学排行榜有多少公信力 2009-05-06 |
法制日报:大学排名无须教育部门许可 2009-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