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热搜榜上一条#无健康码徒步千里回老家#,让人泪目。大爷是安徽亳州人,无儿无女,打算去浙江黄岩投奔亲戚打工。一路上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想要乘车被拒。无奈之下,大爷便从安徽亳州徒步走到浙江,已经走了半个多月。当大爷赶往亲戚住处,发现大门紧闭。大爷目前已被亲友接回老家。
这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作为防疫治理工具,健康码对遏制新冠疫情传播,毫无疑问发挥了关键作用。健康码“智控”,一个是对潜在传染者限制出行自由防止传染别人,一个是对潜在的疫情传播进行溯源。因其管控有效,在很多地方出示健康码带有强制性。不能出示健康码,就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进入大型商场等。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一些老年人要么没有智能手机,要么不会使用健康码,这就意味着“部分权利、自由和服务受到了限制”。就比如这位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只能徒步外出打工的安徽大爷。
无健康码,哪怕是长途也只能徒步,揭开了智能化时代部分老年人“被弱势”的现实。微信支付宝支付、网购、消费券、网上预约、健康码,对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而言,是莫大便利。社会治理,往往取的是“最大公约数”,所以尽可能采取智能化手段辐射社会福祉。然而,“最大程度的智能化”,对一部分“数字化智能化禀赋差的群体”,甚至意味着“权利剥夺”。比如城市因为疫情提振经济在支付宝发消费券,则意味着不会娴熟使用支付宝的部分老年人往往“玩券兴叹”。
银发族因智能化“被弱势”,在农村尤为普遍。智能化,首要前提是能配置智能手机,其次是具有使用数字功能的能力。而这方面,农村老年人普遍吃亏。智能手机对一些农村老年人而言价格不菲。他们中大多数人还在使用老年机。而且一些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在外打工没人教他们使用微信、支付宝、健康码等功能。更何况不少老年人还是文盲,学习能力不足。指望他们把智能化数字化配置转化为民生福祉,成本高,一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智能化普及时代,对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人而言,也是权利、服务被技术客观剥夺的时代。虽然残酷但却是事实。
目前城市老年人,已经深切感受到了“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的潜在危险。根据老年人学习智能化情况调查结果,79.37%的老年人愿意主动学习智能设备,且近30%的老年人愿意花费3000-5000元购置智能设备。然而农村老年人呢?他们未必有物质和学习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农村老年人智能化赋能、让他们获得该有的服务权利的相关配套工作,一定要跟上。
社会公共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一定要考虑到“数字化失能”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为他们开设特殊通道,当然平时也要多创造条件为他们“智能化赋能”,千万不能让已经是社会底层的人因为智能化公共服务“贫上加贫”。“无健康码徒步千里去打工”这样让人伤感的事情,当引发“智能化让部分老年人被弱势”的反思和建设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