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郑联盛:美联储政策框架转向“正常模式”
//www.workercn.cn2014-02-07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美联储将在保持政策框架整体稳定的基调下,逐步有序地建立刺激政策的动态退出机制,使得政策框架进入“正常模式”,这一过程将大致呈现“三步走”的态势。新兴经济体需要持续密切关注,并做好相关的应对预案

    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近日走马上任。新主席更加关注普通民众和就业市场,同时,美联储政策具有明确的政策退出“阀值指引”,可以预计,未来1至2年内,美国货币政策整体仍然是一个宽松的框架。

    由于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日益显现,美联储将更多考虑政策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考虑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平衡,在保持政策框架整体稳定的基调下,逐步有序地建立刺激政策的动态退出机制,使得政策框架进入“正常模式”。

    可以预见,相关政策的退出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整体将大致呈现“三步走”的态势,直至进入“正常模式”。一是逐步缩减每月购债的规模,整体维持宽松阶段。这个过程仍然是一个宽松的政策框架,预计将持续到2015年中期甚至更晚。二是进入资产负债表整固阶段,政策基调整体中性略偏紧。预计美联储将借助“阀值指引”的经验,制定详尽、透明的资产负债表整固计划,以减少系统性冲击。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整固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也将是一个中性略偏紧的政策基调。三是应对通胀压力甚至加息,显现偏紧的政策基调。目前,美国房价较低,能源价格低廉,这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基本面基础,未来较长时间美国通胀预期会保持良好的锚定状态。但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快速增长的资产价格以及私人部门迅速的再杠杆化,可能使得产出缺口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实质性变化,从而使得通胀成为一种显性冲击,美联储对通胀需要做长期的应对准备。

    短期看,由于美联储购债规模减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经济产出和金融稳定的冲击不明显,但从量化宽松政策未来逐步退出的现实选择看,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将在长期视野中有所显现。首先,政策开始退出之后,利率水平整体将走向一个上升的通道,对总需求将是紧缩性的;其次,私人消费将受制于信贷成本而有所放缓,经济最大的支持力量将有所弱化;企业部门将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和整体萎缩的需求环境,资本形成将有所降低;此外,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整固和利率上市将使得资产价格面临冲击,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比如居民的财富效应将明显减小。

    从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看,短期内对外围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的利好。但是,中长期而言,在美国经济再平衡、独立能源政策、再工业化、太平洋及大西洋两岸自由贸易谈判等的政策安排下,全球经济秩序正从以美国为中心、制造国和资源国为外围的“中心—外围”体系,逐步演变为美国相对独立的格局,美国制造业回流带动了资本和技术的回流,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面临出口需求降低、资本流出和技术输入萎缩的困局,其对外围经济体的影响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长期视角出发,美联储宽松的政策框架是一个平衡过程,不可能长期持续,美国极度宽松的政策退出“三步走”可能是较为确定甚至是必然的。购债规模小幅减少阶段,整体冲击可能不会特别大,但是在走向资产负债表整固阶段后,政策实质性退出甚至转向,对外围经济可能带来较为实质的冲击。美国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可能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这需要新兴经济体持续密切关注,并做好相关的应对预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