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推倒雕像砸出种族主义新坑

刁大明
2020-06-19 11:32:03  来源:北京日报

  美国反种族主义抗议浪潮愈演愈烈,怒火也烧到了许多历史人物雕像之上。托马斯·杰斐逊雕像、哥伦布雕像、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军事将领罗伯特·李的雕像等,纷纷被抗议者推倒破坏。

  推倒雕像的行为背后,是抗议者对美国奴隶制历史相关文化符号的抵制。抗议运动不再局限在街头巷尾喊口号,而是试图闯入历史之中,改变美国人对历史的认知图式。而且,这种带有盲动的破坏行为非但没有得到法律规制,甚至还得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支持,从而上升为某种层次的政府行为。但问题在于,推倒雕像真的可能将某些历史抹去吗?这种做法会成为美国解决种族歧视的新起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美国族裔关系的历史,甚至比这个国家的历史都长。而且,少数族裔为平等、公平抗争,也是美国历史的一大主线。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对族裔关系历史的理解,依然具有党争性、分歧性。1865年到1870年的三项重建修正案,虽然废除了美国奴隶制,但持保守派立场的白人群体并没有放弃族裔歧视的固有观念。这不仅体现为南方各州颇为明显的种族隔离政策,更印刻在屹立不倒的许多雕像之上。因而,在很多抗议者眼中,拆毁它们也就成为了族裔抗争、谋求平权的“标配”。

  雕像被视为固化的矛盾,但粗暴破坏的结果,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加深分歧,在本就坑洼的种族问题上砸出新坑。必须看到,对某些历史人物或文化符号的理解本身就存在差异性。比如,从联通世界、发展北美的框架,和从北美印第安人命运的框架去审视哥伦布,得到的评价当然不同。而殊不知被认为“美化”奴隶制的《乱世佳人》,也成就了第一位非洲裔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如果“政治正确”不断扭曲审视历史的视角,这不免会跌落进“历史虚无”的极端之中。要想深刻反思历史,首先要正视历史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寻求一致的社会认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作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在临近卸任时也曾坦言无力解决好族裔关系问题。他给出的解释是,族裔问题从美国的历史深处走来,和这个国家的发展如影随形,不可能一蹴而就彻底解决。回看美国历次反种族主义抗争,种种收获有之,但远没走出真正反思历史、真正痛定思痛推进改革的关键一步。更遗憾的是,美国两党还在其中暗暗角逐,为了政治利益不惜激化矛盾,于是一次又一次抗议行动都无疾而终,反而为下一次问题爆发埋下隐患。

  毁掉历史雕像很容易,移走心中的雕像却很难。在美国极化政治的环境里,真正认识历史、反思历史,为多族裔社会找到一条和解之路,更是比登天还难。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