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陈志文:莫让高考改革“打摆子”
//www.workercn.cn2013-10-1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有媒体透露,江苏高考方案或有重大调整,可能改为英语一年考两次,不计入总分。消息一经披露,反对声不小。

    其实,考录分离,部分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在相关政策中早已明确。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关乎万千学生的前途,自然引发高度关注。只不过,诸多争议背后,也值得我们思索。

    不得不说,对英语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将评价等级化,顺应了这些年对高考的批判意见。在很多人看来,12年寒窗,靠一次考试一锤定音是不科学的,而美国高考,便可以考多次,选择最高分作为依据。而貌似精确的百分制评价,其实并不科学,像语言类考试,更适合等级制评价。同时,高考考试科目过多,负担过重,不适应素质教育和学业减负的潮流。

    然而,一旦高考真改了,批评与质疑声却定会接踵而至。比如考两次增加负担、评价标准不够准确等,莫衷一是。

    高考,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左右为难之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所有教育改革的困境。总有人批判当前高校只看分数的评价不科学。倘若取消高考,改为综合评价,相信90%的人又会坚决反对,因为担心缺乏公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高考加分、保送生甚至自主招生,这类改变唯分数评价的政策饱受争议就是明证。

    高考被誉为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很多人寄期望通过高考改革撬动教育改革。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问题,尤其是应试教育问题,绝非一个教育政策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指挥棒被扭曲,绝非教育本身形成的,而需要社会阶层的差距缩小、需要家长观念的调整等多方面改变。寄希望于一个高考改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应该也是不现实的。

    任何一个政策、措施,都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对于高考,家长和考生需要理性面对,媒体也需要客观对待,不能一边倒的批判。近10多年在高考改革上,应该说是变化最多的一个阶段,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明显有改革过于频繁的问题。毕竟,高考牵涉方方面面,每一次改革变动,都有巨大成本。如果频繁改革,实际上也是在折腾家长、考生、学校。

    因此,无论此次江苏高考改革是否成真,还是其他省份的高考方案变动,我们都需要理性看待,既不要期望一个办法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要期望一个政策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多给一点宽容,让改革能从容前行。否则,任何一个改革像“打摆子”一样,最终受害的还是多数考生与家长,是整个社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