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吴 江:“求补课”背后的真诉求更需关注
//www.workercn.cn2013-10-22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家长们要求学校为6年级的学生在4点半的放学时间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为此,学生家长们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一星期后学校召集家长们开会,宣布不补课,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当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不补课时,班上的同学“都”很失望,家长们联名要求补课,数十名家长在联名书上按了手印,仍遭拒绝后,“大部分家长当场表示不满……有的甚至当场就急得哭了。”(《成都商报》10月21日)

    “补课”遭诟病,“取消补课”却又遭来激烈反对,“求补课”的诉求更是不绝于耳,这一情形绝非个例,不少地区在学校取消补课的大势难以逆转之后,各种“补课”的替补形式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场。不再纠结于“求补课”这一根绳子的家长们,也渐渐将焦点和重心转移到“去哪儿补”。

    不难看出,“取消补课”的后果,只是催生了一个更红火的“补课培训市场”,对于家长而言,从学校补课转向市场化补课,不仅意味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也意味着更多的麻烦。原本孩子只需呆在学校便一切搞定,如今还要不断转换场地,其中的接来送往,无不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麻烦。因此家长们联名“求补课”,未遂之后“急哭了”,也就不难理解。

    至于学生为何对“取消补课”也表示很失望,看似不合常情,实则却存在即合理。孩子们显然不会天生爱补课,但学校取消补课,其实绝不意味着学生们将从此跳出“补课”的苦海。相反,无论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还是更加名目繁多而负担沉重的市场化补课,对于学生们而言,其实不啻于“才出狼窝,又入虎穴”,相比“取消补课”之后反而压力更大,自由时间更少,学生们青睐前者,也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相形之下,国外的学校,的确不存在补课现象,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学,下午完全没课,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就此“放羊”,每天下午学校都有各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学生们可以自发参加并自办兴趣小组,尽管这背后的确存在教育体制的差异,但究竟该如何“取消补课”,显然更需倾听公众的诉求。而相比只是形式上的取消,甚至从校内转向校外,倒是不妨借鉴他山之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