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妈,我想去踢会儿球”,以后再说出这话时,孩子们大可理直气壮,因为他们有了新的科学依据:两所苏格兰大学最近的研究显示,大量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被不少家长和老师视为“洪水猛兽”的体育活动,在科学家的报告中具备了同熬夜复习、课外辅导班等相同的“功效”,但这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体育在很多学校被“排挤”的状况呢?
目前对体育活动或者体育课功能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于考试成绩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等现象,多是老师、家长乃至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妨碍考试成绩的提高,于是敬而远之。而这次的研究成果如果得到普及,各方对于体育活动的态度又是否会发生变化,殊难预料。
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由其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决定,说到底,还是对体育功能认识的不全面。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塑造人的性格、品格,开发人的智力,强健人的体魄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若将体育仅视为一个与智力无关的科目,未免有些片面。在鼓励和督促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方面,教育、体育部门倒也不缺举措,“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进寒暑假作业”等都体现着有关部门的尝试,但这些活动能收效多少还要取决于执行者对于体育功能的认识。碰上那些依旧将体育看成文化考试“大敌”的执行者,那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或许苏格兰大学的研究者并无此意,但这个研究结果还是多少将体育活动与考试成绩绑定在了一起。如果将研究结果或是新闻标题中的“提高考试成绩”换成“提高智力、创造力”,想必受到的关注会不比现在。这个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体育课或是体育活动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但若想永久提升体育在学校、家长及学生中的地位,最终还要靠各方对于体育功能的全面理解。“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体育活动,不应该被考试成绩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