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徐 敏:“万人计划”怎样护航
//www.workercn.cn2013-11-0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万人计划”首批入选名单近日发布。据报道,这项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一时间,“诺奖能靠冲击获得吗”,“有急功近利之嫌”……质疑声纷纷。

    查阅“万人计划”文件可以发现,其中并没有“冲击诺奖”一说,对100名杰出人才的选才标准是,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所以,“冲击诺奖”这一新闻表述可能不尽准确。

    其实,如果从“诺奖”二字上移开,细读一下“万人计划”,可以看到许多亮点。“万人计划”支持的高层次人才中,不仅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也有教学名师;不仅有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也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不仅有已经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重量级学者,也有为35岁以下青年创新人才设立的专项……这表明,“万人计划”是一项覆盖领域全面、放眼长远的战略举措。

    不过,“万人计划”这艘巨轮能否朝着预设目标顺利航行,还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保驾护航。诚然,在科学研究上,我们需要“养人”。特别是在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上,要舍得花钱,对于人才和项目给予稳定的支持,不能急功近利。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财政科技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存在诸多问题,一边是数额巨大的科研投入和数不胜数的科研项目,一边是不尽如人意的学术和技术创新成果,科研经费“挤占挪用”现象司空见惯。对相关部门而言,“宽松”与“严格”好比跷跷板的两头,需要很好地平衡。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把人才从繁琐的项目申报、评估中解脱出来,不要因为分配制度的不合理逼得人才“为五斗米折腰”;另一方面也需严格管理,巨大的科研投入不能不关注产出,所谓关注产出并不是要求“立竿见影”,而是对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进行中长期预判,对人才计划的航向登高望给予指引。

    回头再看对“万人计划”的质疑。事实上,“诺奖”也好,“世界级科学家”也好,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万人计划”如果一帆风顺,必能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提高科研国际竞争力。如此,我们在科技领域“冲击诺奖”并不是遥远的梦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