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北京市教委下发通知,明确规定中小学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理由是:碳酸饮料会引起骨质疏松、肥胖等。有人支持,因为“孩子自制力差”;也有人质疑,连吃什么、喝什么都管,学校是不是管得太宽了?(11月5日《人民日报》)
碳酸饮料进“黑名单”的消息一出,引发社会热议。该不该禁止碳酸饮料进中小学校园?学校又能否落实对碳酸饮料的管理呢?一纸文书,能否管住中小学生的嘴?公众一连串的疑问随之而来,要解答好这些问题,不是一纸禁令就可以解决的。
碳酸饮料会引起骨质疏松、蛀牙、肥胖等疾病。国外有研究表明,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越容易出现攻击性强、注意力分散及不合群等。有调查显示,我国12岁孩子饮用碳酸饮料的比例为76%,14岁孩子为92%.种种迹象表明,为了孩子的健康,碳酸饮料是该好好管一管了。这一纸禁令可以体现出教育部门的良苦用心。
但是,孩子的自制力较差,想让孩子主动对碳酸饮料说“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味在校内禁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了校门,超市、商店等出售碳酸饮料的地方比比皆是,孩子照样唾手可得。北京某中学明令禁止学生将碳酸饮料带进教学楼,不少同学就在教学楼外喝完再进去。所以,要想真正管住中小学生的嘴,一纸禁令之外还需要运用更多智慧和方法。
小小一瓶碳酸饮料其实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除了教育部门的倡导,重点还要放到监管上,从源头上保证碳酸饮料的质量监控,严厉打击有质量缺陷的碳酸饮料。此外,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也是极为重要的,胡萝卜加大棒一起使用才会奏效。中小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很多事情往往抱有逆反心理,单纯的禁止可能会适得其反,出了校门变本加厉。所以,教育部门还要探索更多方法和途径,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健康营养安全的食品,什么是对生长发育有益的食物,让他们自己自主把好这道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教育部门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多数家长的支持,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知识趣味或主题宣传活动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共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垃圾食品。许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把好食品关,也要把好食品观,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共同给孩子营造一个重视食品健康、自动拒绝垃圾食品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