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军:名校腐败案频发缘于监督乏力
//www.workercn.cn2013-12-26来源: 扬子晚报分享到: | 更多 |
据悉,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这是继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之后,又一个被调查的部属高校副校长。
大学曾被视为精神的净土,著名高校更是令人向往的“象牙塔”,可近来名校腐败案频发,不禁让人对重点大学这块“金字招牌”产生疑惑。不过,这些大学的腐败案总体来说还是“管理腐败案”,涉案者多为大学管理层的“实权人物”,他们通常掌控着高等教育的人、财、物等重要资源。
近些年来,随着名牌高校招生数的不断增长,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管理层掌管的资金、项目和人事等权力越来越大,高校领导也逐渐成为众多人希望“亲近拉拢”的重要对象。据统计,目前落马的大学管理者中,很多人都是在基建工程建设中受贿和招生中权钱交易暴露出来的。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资金的运作和招生人事等理应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但有些高校由于身份特殊,地位级别高因而受到外界的监督比较少,比如,眼前涉案的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因自主招生腐败而备受非议的中国人民大学,它们都是部属高校,都是名牌重点大学,也是地方的宠儿,它们的监督主要还是来自中央,地方的监督对它们形同虚设,即使监督它们可能不买账,理由?级别不够。
要遏制高校腐败案的发生,不仅要严格落实事后问责制度,更要做好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监督,构筑一道反腐倡廉的监督防线。首先,必须强化高校行政权力的制衡,注重党的监督,尤其是校外监督。其次,要引入公众舆论监督,要真正发挥学校内教代会、工会、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要严格执行校务公开,让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来消除腐败现象的发生。总之,高校不该成为社会监管的“法外之地”,尤其是重点高校社会影响巨大,更需要监督。
编辑: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