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金振蓉:在雾霾研究中普及科学
//www.workercn.cn2014-01-06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关于机动车排放对北京PM2.5“贡献”率之争,对公众来说,是一次关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普及。在这一过程中,公众更应该关注的是,专家提供的数据、给出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刚刚过去的2013年,连续几场雾霾让公众纠结不已。而新年钟声才响过不久,媒体报道的中科院大气所张仁健研究员关于北京机动车排放对北京PM2.5“贡献”不足4%的结论,令公众更加纠结:看来,限车也没用啊。

    1月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科院的新闻发布会消息,雾霾研究专家就张仁健的研究结论,谈了两点看法。一是4%的结论显然是被严重低估了。二是这一结论与其研究是一致的,就是说并不假。(详见本报1月3日6版)那么,明天再有一个研究出来说占20%、30%,或者50%,我们该信谁的?

    其实,不独雾霾研究,在涉及公众关心的健康、食品安全等问题时,我们也常常陷入这样的迷雾之中。有些研究和我们的生活常识有出入,有些研究与我们的感觉不一致。就拿雾霾来说,4%的结论,与我们的日常感受差距实在太大。但是,这样的科学论文为什么能够发表?研究结论为什么会被学术界接受?这就要说到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的问题。

    学术研究是一种求证科学。它从一点出发,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得出一个结果,这一结果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具体到这个4%的研究结果,它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方法,就是说,这一结论,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如果条件换了,结论自然不同。如果你知道了,他的研究只选取了一个点上的数据,他所说的污染,只是指一次源的污染,并不包含二次源的污染。而生活中,广大公众遭受的汽车尾气污染,大量的是由于尾气排放与大气混合后形成的气溶胶,其成分非常复杂,这种二次源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害。

    这也就能解释社会上对雾霾形成原因的各种不同说法。科学家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把这种限定条件设定得更加真实、客观、全面一些。而这件事本身,对公众来说,倒是一个关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普及的好案例。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社会里,普通公众天天都会接触到各种数据,各方面的专家也会通过传媒,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种种不同的观点。对此,公众有时会欣喜,有时会沮丧,有时会无奈,有时会无所适从,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公众常常希望有一位权威专家出来提供一个权威的说法。殊不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恰恰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专家提供的数据、给出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