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院士制度应率先启动改革,剥离附着于院士头衔的学术特权、学术利益,使院士成为纯粹的学术荣誉
媒体报道,4名当年推荐王正敏的院士联名写信给中科院,要求将王正敏开出院士队伍。联名信列举了王正敏涉嫌论文造假的内容。
对此,有舆论认为这4名院士也应当担责,还有舆论认为院士评审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引入监督员、观察员。这4名院士已经表态,他们对推荐确实负有责任,中科院院士刘新垣就称:“当时推荐他,是我们的错误”。在笔者看来,依靠院士负责来解决院士评审中的问题,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引入外部监督,也不靠谱。我国院士评审之所以出现弄虚作假,根源在于院士利益化。学术特权和学术利益,让本来纯粹的学术评审变得复杂。
院士增选的程序不可谓不严,也建立了两道公示程序——院士增选包括提名、归口单位遴选、院士评审(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院士选举等程序,同时按规定,要对初选名单(即进入第一轮评审者)、进入第二轮评审的院士候选人进行公示,但还是没能防住评审中的问题。
院士评审、选举,主要的依据是候选人的材料以及归口单位的推荐意见,真实性主要由候选人和其所在单位把关,而学术价值,主要看其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以及成果获得的国家奖励,如果候选人提供的材料造假、其所在单位为其“背书”,在发表期刊论文时存在版面交易,或者在申报科技奖项时存在“跑要”行为,评审出来的结果,就存在严重的问题。
现实中,一些学者的学术操守被质疑,不少学术机构没有健全的学术管理、评价机制,行政、利益因素左右学术评价,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也存在版面交易,行政主导的科技成果评审,包装报奖、“跑奖要奖”问题频发。但要让参加评审的院士一篇篇阅读候选人的论文、审查其成果是否有价值,鲜有可能,更别说有的学科院士根本就不了解院士候选人所研究的领域。即便将候选人材料公示,公众也很难看得懂。
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候选人和其所在机构不但做起论文、成果“包装”的活,弄虚作假,还为候选人公关。
可见,利益机制是导致院士评审出现“猫儿腻”的根源所在,在利益裹挟下,严密的程序被攻破,更重要的是,整个学术界,无论是基层的学术单位,还是学术期刊、学术管理机构,都奉行利益原则。要扭转这种情况,必须推进整个学术管理、评价去利益化。对院士制度应率先启动改革,剥离附着于院士头衔的学术特权、学术利益,使院士成为纯粹的学术荣誉。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