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日前举行,张存浩、程开甲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团队获得表彰。多年来,通过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励平台,大量重大科技成果获得肯定,大批创新人才获得褒奖,充分反映出我国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鼓励人才创新的高度重视。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回望过去,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内忧外患,正是许多爱国人才毅然回归、服务祖国,正是许多报国人才不畏艰苦、攻坚克难,中国才得以图生存、求发展,逐步打开成长空间。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历史和未来的关键交汇点。经济增长“换挡升级”必须依靠创新,“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创造”,形成我们新的竞争优势同样必须依靠创新。面对各种新问题、新任务,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创新人才,更加需要激发人的创造力。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我国吸纳和培养人才的能力大幅提高,境外来华创业潮、留学生回国潮相继兴起。然而也要看到,与我国发展需求相比,这还远远不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顶尖人才回流不多,很多基础研发科学等领域的人才回国相对较少;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为落后,科技转化率较低;比如,人才分布不均衡,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有待提高。某种程度上说,人才缺乏、创造力缺乏仍是当前我国发展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需要人才、需要活力。一方面,有待于个体本身不断求新求变、突破自我、提高能力,另一方面,更有赖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营造宽容失败的宽松气氛,到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到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再到建立与贡献相匹配的创新收益制度……全面营造推动创新的肥沃土壤,才能进一步解放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充分释放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这些年,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我们出了不少政策,下了不小功夫。最重要的问题是,把这些激励措施落到实处,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那些初出茅庐、敢想敢干的年轻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干事有机会、发展有空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集结起创新的千军万马,更多的科技成果就能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更多的“中国创造”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生动的电影台词,揭示的是被无数次证明的真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