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报告指出,农村教育虽然得到了硬件上的改善,但由于工资待遇低下,职称评定难,在荣誉体系处于末端,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却日益减弱。年轻男性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在农村当教师。(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更加失衡。作为理性选择的结果,“当教师不如当小工”的背后,是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从物质激励上来讲,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比不上工地上的小工;从社会认同上来看,乡村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大器晚成”,在荣誉体系中也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乡村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成本和收益却严重不对等,比较差异导致的心理落差,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相对剥夺感。
说到底,乡村教师和其他弱势群体一样,在身份、待遇和社会评价体系上承受了太多的“痛点”。年轻人宁可当小工也不愿当教师也好,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师流失现象也罢,当乡村教师成为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苦差事”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再度讨论和反思对待乡村教师的制度良心。
正如知名学者易中天所言,“人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完全不赞同。这是不把老师当人,照亮别人的同时为什么要毁掉自己,就不能不毁掉自己吗?”长期以来,乡村教师通常被塑造为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人梯”;可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因素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时代里,倘若乡村教师还在为基本的物质生活发愁和苦恼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愿意拿起乡村教师的教鞭呢?
作为基础教育的守望者,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寒门学子前进的道路。一个旨在“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的社会,应该进行及时、有效的“制度补血”,健全乡村教师的社会支持,让他们的人生有更多的光亮。强化物质激励、提升社会认同,只有让乡村教师的劳动更有价值,只有让乡村教师过上更加有安全感、有尊严感的生活,才会吸引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乡村教师悲苦的人生才会变得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