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而 喻:他们何以成为“局外人”
//www.workercn.cn2014-02-2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司法审判有了结果,但对此事的反思还需深入。怎样的“土壤”造成了高智商年轻人的人格畸变?什么原因让一些年轻人总是怀着“局外人”的心态,冷眼看待亲情、友情甚至生命?

    名校、医学生、投毒……一系列的“元素”让这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被放大,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人认为这只是一起极端偶发事件,其实不然。

    近期新闻报道中就有类似的骇人听闻案件:今年除夕,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某村,一名15岁少年因一点琐事,把邻居家2个女童杀害了,杀人后,他竟然还去这户人家若无其事地吃花生。

    另一起案件是,一名20岁出头的外地来沪打工青年,为还赌债,竟将邻居的孩子骗走并杀害,之后向孩子家人索要赎金50万元。

    虽然这几起案件当事人的身份角色不同,他们中有的是头戴“光环”的名校大学生,有的是游荡在乡间的留守少年,有的是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但内心深处有些东西却极为相似,比如自私、极端、残忍,以及冷静表象下可怕的冷漠。

    这不由让人想起法国作家加缪《局外人》中的主人公,一个名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时他漫不经心仿佛在“局”外,后来迷迷糊糊杀了人,也仿佛置身“局”外,甚至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己无关……当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长久背离,那么无疑他就成为这个社会的“局外人”。生存的荒诞与虚无感之下,如果集聚起一股戾气,进而演变成一种攻击行为,那就可能制造出社会灾难。

    新闻可以“逐热”,然而我们更需要对于这起投毒案进行“冷思考”。许多问题有待求解:怎样的生活环境和人生轨迹,造就了这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割裂”的年轻人?城乡差异、生活贫困、亲情缺失,抑或是家庭过度保护和过高期望值,哪些给青少年成才带来不利影响?对于并不丰美、甚至“贫瘠”的成长土壤,家庭、学校、社会应如何想办法去“修复”?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土壤,学校应该怎样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真正把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心智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在关注这些案件时也并非是纯粹的 “看客”。其实,“局外人”心态和现象并不鲜见。性格内向、自卑或自负的人,都比较容易成为“局外人”;外乡人在繁华大城市、差生在课堂上、新员工在单位里,都可能在某个阶段成为“局外人”,引发一些不适甚至不满。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而不是任由压抑、负面情绪积淀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最终爆发伤及他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