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梁建强:“不拘一格”的高考改革值得期待
//www.workercn.cn2014-03-24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3月23日 新华网)

    细阅新闻可知,两种模式高考中,第一种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模式则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现行的单一模式高考制度下,“一考定终生”,往往是“十年寒窗”的终点所在。此次提出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传递了鲜明的改革信号,也让莘莘学子们有望更加灵活地选择未来发展的模式。学术型人才,有望不再是高考的唯一选拔标准。

    应当看到,“两种模式高考”的构想,契合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据媒体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在此背景下,增设“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再分类”,也让“两种模式高考”的构想更具可行性。据鲁昕介绍,技术技能型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不同层次的划分,实现了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兼顾,也让学子们的选择更加丰富。

    构想固然美好,也应提前做好前瞻性设计,对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预判,制定出更为完善、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案。当前,国内多地积极探索了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一年多考等多项改革新举措。其中的经验及教训,也应及时借鉴汲取,以便在此次“两种模式高考”的推行中少走弯路。

    高考改革,“不拘一格”才能避免“万马齐喑”,建立健全“多元考录”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我们期待,新的高考考录模式能带来教育的“返璞归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