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苗文新:科普家去哪了
//www.workercn.cn2014-04-1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需要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

    在日前举办的一场科普出版座谈会上,有一位出版社编辑诉苦说,现在很难找到60岁以下的科普作者,想出版一本像样的科普书籍,必须得找60岁以上的老作者了。

    或许,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编辑的“吐槽”,实际上反映了当前青壮年科普作者难觅的现状。我国科普作者队伍主要力量还是曾经活跃的那一批人那一代人,科普事业缺少新生力量加入。

    科普事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红火,但到了科学技术更发达的今天反而后继乏人,原因何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如今作为科普作者最主要来源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一方面为跑科研经费累得筋疲力尽,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连做科研的时间都无法保障,何谈挤出时间做科普、撰写科普专著?其次,撰写出版科普作品总让人觉得不是原创,顶多是个“二传手”,好似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够创新,很难获得社会认可。再次,科普专著不能像专利技术那样产生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其长周期的社会效益也无法及时得到广泛认可。

    实际上,与广大读者对科普知识的渴求相比,科普事业还有很大空间。去年,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刚上市被抢购一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一些地方和一些行业,科普滞后甚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回顾之前香蕉致癌事件、柑橘生虫事件,以及福岛核事故后在我国局部地方引起的抢购碘盐等现象,不仅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缺乏及时有效的科普沟通和长期的科学知识熏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从历史经验看,科学普及与科研探索常常是携手并进的。在一个好的科普氛围和环境里,科学普及不但不会影响科研探索,反而会对其产生促进作用。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等科普著作,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李四光、梁思成等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既是学术大家,又是科普大家。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和读本里,还收录着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科普文章……由此可见,科普素养和能力往往是一位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特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应该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当然,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就需要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比如,进一步明确科普创作的地位,将其放到与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等同等的地位予以重视,或是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等。相信经过全社会不懈努力,我国科普创作一定会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迎来新一轮高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