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熊丙奇:美育要加强 “评价”须跟上
//www.workercn.cn2015-09-30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在推进评价体系改革的同时,眼下需要针对学校美育的开展,给地方政府、学校设置一些硬性指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给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

  据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其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意见》为学校美育描绘出美好的蓝图。然而,现实中,学校美育却颇为尴尬,不要说开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有的学校就连正常开设音乐、美术课都很困难。落实《意见》,各级政府应针对学校美育的现实问题,切实创造条件,让学校美育蓬勃开展起来。

  学校正常的音乐、美术课程难以开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师资和设施。关于师资问题,《意见》提到,师资队伍仍然缺额很大。至于设施,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音乐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58.52%,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58.42%;初中阶段,音乐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76.06%,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75.87%.也就是说,小学有40%多的学校音乐、美术器械配备不达标,这是全国的总体情况,具体在农村学校,不达标的比例更高。

  二是地方政府和学校不太重视学校美育。美育虽然重要,可是在升学考试中,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音乐、美术并不是大多数学生中高考的核心科目。学校教学多是围着中高考的核心科目转的,只有部分选择报考艺术类的学生,才关注艺术科目学习,但通常在学校里是单独编班,或者由学生自己在校外去参加艺考培训。还有少数学生学艺术,是为了成为艺术特长生,在升学中获得加分,把本来鼓励学生艺术素质发展的特长加分异化为曲线高考。针对这种情况,去年颁布的国家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已明确取消艺术特长生加分。

  这两方面问题,是推进学校美育不能回避的。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完善升学评价体系。舆论普遍担心,如果升学评价体系不变,地方政府就无法改变高考政绩观,进而不会重视音、美师资建设和设施配备,学校进行音美教育,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升学评价体系不变,学校的办学价值导向就不可能转变,最多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适当抓一下艺术教育;而家长也不会支持学校花功夫让学生去跳舞看戏,会认为这浪费学习时间。

  去年,我国颁布了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提出要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作为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教育部还为此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引导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这无疑是利好,只有进一步推进录取制度改革,给学校招生自主权,学校在自主招生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中小学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真正重视学生的音体美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而在推进评价体系改革的同时,眼下需要针对学校美育的开展,给地方政府、学校设置一些硬性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必须依法保障学校的投入,按编制配齐音乐、美术教师,不能有编不补缺编,或者不给学校音美教师编制;必须保证音乐、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必须保证音乐、美术课程的正常开设,不得挤占音乐、美术课程的时间,用于上其他课程。对于不能达到以上硬性指标的地方政府和学校,要依法追究责任。事实上,保障学校的教育投入,按照国家教育要求开设课程,这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音美教师的严重短缺、器械配备不达标、一些学校不正常开课,从本质上是违法的。当然,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应该通过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和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共同解决。

  《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对美育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法律武器,督促地方政府保障教育投入以及学校依法办学。在此基础上,如能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给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加上采取各种措施,诸如校际合作、学校与社会专业院团整合共享资源,将形成全新的学校美育局面。(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