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部署2020年全国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确保师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各地各校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聚焦校园安宁、学生安全这一核心任务,认真做好“六个强化”。这为2020年校园安全工作提供了指导。
众所周知,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安全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校园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近年来,国家也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先后出台了多部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为校园安全提供政策支撑。事实证明,近些年学校安全态势持续稳定向好发展,广大师生安全感稳步提升。
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复课,一些地区防范措施不到位以及“疫后综合征”等,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广西梧州一小学发生的保安持刀伤害学生事件、重庆8名学生溺亡事件等,着实让人心痛。这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校园安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不断应对新挑战,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做到久久为功。
当前比较紧要的就是要处理好疫情给学校带来的风险。我们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随着复学复课人数不断增加,聚集性疫情风险仍然存在,捍卫校园安全一刻都不能松懈,需要随着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相应防控要求和举措。比如,北京近期出现了新疫情,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总体变化,为确保广大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先是暂停小学低年级学生返校计划,随后又要求全市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生停课回家,继续开展网上教学,这种及时调整的应对举措,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此外,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两部委办公厅名义联合发布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复学复课工作20问》,解答了师生、家长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各地各校科学精准防控、安全有序复学,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身心健康提供了科学指引。
除了应对由疫情给校园安全带来的新挑战外,做好常规性的校园安全工作同样不能松懈,而且工作要更加细致、用力要更加持久,起码要在四个层面予以落实:第一,要做好校园安全防控预案。校园安全重在预防。预防工作,做与不做、做得好与做得差,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校园安全防控预案要结合学校实际,切实管用,为学校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第二,要通过模拟应急演练扎实做好安全教育。模拟应急演练是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防控预案实用与否,只有通过应急演练才能检测出来,才能真正让广大师生掌握技巧,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学校的应急演练,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建设。第三,要充分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守护校园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为维护校园安全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学校既可以通过大数据判断风险点、排除安全隐患,也可以强化安防硬件基础设施,建立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系统等,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第四,要落实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校园要成为“最安全的地方”,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牢牢牵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对于履责不到位的要坚决问责。
安全关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还要看到,校园之外的各类风险事故同样不容轻视。尤其是近期发生的多起中小学生溺亡事件提醒我们,不仅要加强校内安全工作,还要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行好监护人职责,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溺水等安全事件发生。同时,各地政府也要加强风险防控,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等措施,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总而言之,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为学生安全织就一张严密的安全网络。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