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央视推出“汉字听写大赛”后,关于“汉字”的讨论热闹非凡,这也跟汉字“式微”的言论不绝于耳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不可否认,许多人不规范使用汉字,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了振兴汉字的重要性。但振兴汉字,除了会听写生字,最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
振兴汉字,从书法、考试、比赛等方面入手当然会有不错的效果,但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制止汉字使用的乱象,须要让人们了解汉字的内涵,不仅要了解一个字怎么写,也要了解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其字形结构、本义、流变过程如何,即“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识记。历史上,汉字本身的流变是非常复杂的,在最初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基础上,经过了隶变、简化等重大变革。当然,这些内容很难向初学汉字的幼儿普及,应当在高中或者大学的语文教学中普及。这样,既可以加强青少年对汉字的理解、识记程度,也可以提高青少年对汉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何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去,还需要我们的文字学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教师们共同努力。
既然要了解汉字的流变过程,繁体字是不可略过的一环。对于繁体字有一定的了解,十分有益于更为深入地了解汉字文化。但是是否要像一些人呼吁的那样“恢复繁体字”呢?笔者认为不妥。文字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交流的工具,简体字简洁,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汉字组构的原貌,既易于幼儿识记,又不失文化底蕴。如果全面恢复繁体字,对于学龄儿童是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在与仍使用繁体字的台湾地区的朋友交流时,笔者发现,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对于汉字本身的流变和意涵的掌握程度与大陆青少年相差无几,写起错别字来同样毫不“手软”,而其社会人士“提笔忘字”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可见,推广“繁体字”并不一定能够改善现状。
汉字是中国人的交流工具,也是中国人的语言文化,须要严肃对待。汉字不仅承载着文字本身的文化,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不规范使用汉字、提笔忘字,有时候不仅仅是文字的掌握有所欠缺,也是文化的缺失。例如有人将“吴刚伐桂”写作“吴刚罚跪”,“贵妃出浴”写作“贵妃出狱”,就显然不是对文字的掌握不够,而是对历史文化典故不熟悉,不了解。因此,要振兴汉字,根本在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