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年初还依然火热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到岁末刚刚上映的《等风来》,2013年的中国银幕自始至终散发着浓浓的青春味道。中小成本的青春题材电影举重若轻,异军突起,颇有大江东去、改天换日之势。“青春”,因而成为描述2013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
我们看到,《青春派》《等风来》等“小清新”备受关注,《中国合伙人》等不但引起了观影的热潮,还掀起了关于“梦想”“创业”等社会话题的讨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轻而易举进入票房前列。
当电影已经成为大中城市青年文化生活的常备内容,视听奇观不再是唯一诉求,他们越来越需要贴近自身、贴近内心的慰藉。而曾经叱咤中国影坛的许多导演,生活经历和艺术趣味上跟当下城市青年颇有些隔阂,此外,在从擅长的人文启蒙电影向主流商业电影转变的过程中,他们也在类型化叙事上暴露出短板,这个创作“真空”给了更加了解青年观众、更加熟悉类型电影的中青年创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些影片不诉诸宏大历史,也不似新写实主义作品把镜头对向社会边缘人群,而是把目光放到主流电影观众——城市青年身上,更加真切地打量城市青年的事业、生活和情感。比如《人再囧途之泰囧》关注现代职场青年在财富与家庭之间的权衡,《等风来》提出的问题是,在大城市巨大生活压力下的外乡小白领出路在哪里。
迅速转型的时代正在重构社会生存空间,改变着社会的规则,面对各种压力,城市青年如何适应,怎样调整,旧有经验已经失效,没有谁可以预知未来,困惑和焦虑就此产生。这些由时代特质与青年本性碰撞出的新命题,成为整个社会尤其是大众文化无法避免的话题。
如果放眼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些问题不免显得有些格局太小,鸡零狗碎,然而这些问题如此真实、如此切近,甚至可以说,电影主人公那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从一个不可忽视的侧面折射出了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也正是因为关注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关于这个时代的叙事才不至于苍白和空洞。因此,这次“青春潮流”,不仅仅是故事题材回到青春,讲述姿态也更亲切,它要求讲述者知其冷暖、平等对话,不故作高深。
平心而论,这一批青春题材电影都触及了城市青年内心的柔软之处,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但就电影而言,话题好并不足够,更关键在于作品能否对于观众的期待给予满足,这也就是电影人常说的“完成度”。在这一点上,一些作品在对现实问题的艺术处理上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遗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制作用心,但在故事下半段,人物命运急转直下略显失控,电影似乎由精心的编织转而成为平铺直叙的交代。《青春派》以陷入早恋的主人公重新回到高考怀抱结尾,发乎情止乎礼,但正确的结尾没能实现人物自我突破、心灵成长的思想性,留下了遗憾。《等风来》片名本身颇有诗意和想象空间,电影却没有用剧情充分生发诗意,显得单薄、欠缺说服力。
这些明显的艺术缺憾,有的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限制,但更多的是因为创作者对现实的想象力还很贫乏,价值观还不清晰。很多时候,我们只满足于用表象去模仿现实,用偶然去制造冲突,缺乏揭开表象、触及灵魂的思想穿透力。诚然,我们不能要求电影解决现实问题,或者给出一个圆满的方案,但电影有责任在它设置的假定性情境中,给观众一个电影式的解答,并通过故事的讲述,清晰地传达其信念和价值。
2013年,青春题材电影成了票房的黑马,也掀起了社会的热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青春现实题材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需要从现实中超拔而出,能够在生活中孵化梦想,“在痛苦中开出鲜花”,在时代的土壤里结出中国电影美学的果实。否则,热闹过后,它会跟某些古装大片、恶搞喜剧一样,被遗忘,被抛弃。
不过,我们至少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希望“青春”不仅是表象,最终能带给中国电影以真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