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俞 夫:发展文化旅游切忌好大喜功
//www.workercn.cn2014-01-0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380亿元建设阿房宫”本是一条不时提起的旧闻,最近却因北京首创的回应而再度成为热点。面对沸沸扬扬的舆论,尽管北京首创认为380亿元的数字是当地政府计划中的多年滚动投入,而且还只是框架。但人们关心的是,“380亿元建设阿房宫”背后,一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过度开发问题。

    这些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仿古兴建“明清一条街”,大建“水泥巨龙”,树起不伦不类的“黄河女儿”,堆出大背头的“弥勒佛”……如此做派,无疑是过度的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人们相信,这更多只是以文化为噱头的仿古,根本谈不上有多少文化内涵。不仅不利于文化的弘扬,更是对文化的伤害。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关键在于要做到健康有序。健康的文化旅游,文化应该是旅游的精神内核,旅游则是附属于文化之上的衍生品。发展文化旅游,一个基本考量,莫过于其文化精神要具有时代价值,能够给这个时代带来发展启发,给这个时代的人们提供精神给养。

    说到阿房宫,它不过是秦朝皇帝“好大喜功”的体现,与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的思想主流相去太远;说到西门庆,不过是小说中一个受人唾弃的负面形象,但如今却有多个地方争相建设“西门庆故里”,未免滑天下之大稽;城市的更替具有内在规律,无视现实国情,企图恢复它某个发展阶段的辉煌,大搞拆迁重建,重做“宋朝的汴京”,难免让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文化旅游规划建设,人们难得看到文化的价值,所传递的却是失于偏执的经济利益追逐。

    由于地方发展受地方政府主导,文化旅游的发展,自然会被人将其与地方的发展理念相联系。对于地方的文化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人们往往善意而宽容地理解为是为了当地更好发展,从根本上造福于民。但是,发展文化旅游的投入,必须做到量力而行,尽量符合市场规律。如果无视地方的财力实际,大肆举债发展,一心只为了光鲜亮丽的政绩而把“包袱”留给后任,就难免沦为公众认为的一场又一场“烧钱游戏”,进而可能形成一个又一个“烂摊子”,最终贻害后人。

    文化旅游项目的社会评价,从某种角度说,也是对当地发展理念是否科学的一个评估。历史上阿房宫建设当中,农民运动正在发生,秦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曾向秦二世进谏说:“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这些官员看到了人民反抗的本因在于赋税太重,也希望帝王能停止修建阿房宫,但秦二世不听劝谏,终让“后人哀之”。如今,地方政府尽管兴建的是文化旅游项目,但如果是无视实际的举债而为,债来自何方、由谁偿还?

    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文化旅游也大有文章可做。谋求量力而行、科学推进,避免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文化旅游必将迎来科学有序的发展,真正造福于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