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很多人买书都会参照电商网站的图书销量排行榜。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员近日却指出,这些榜单有可能失实,是出版机构花钱买来的。而部分出版商25日也坦承,由于竞争激烈,而读者主要靠排行榜作为买书依据,不“买榜”出版社就没法活。(2月26日《广州日报》)
年产几十万种图书,虽然给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好书的机会,但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选择难度。由此使得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成为阅读的风向标,很多读者不是自己慢慢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而是直接根据畅销书排行榜的排名情况选择和购买图书,减少自己的选书主观性和难度。一份读者调查表明,对于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图书,仅约12%的读者表示不理会,可见畅销书排行榜对读者选书和买书的影响力之大。
出版社和书商对畅销书“买榜”,导致畅销书排行榜严重注水失真。一位出版社资深编辑曾经说过,一些电商网站上的畅销书排行榜“买榜率”高达70%,意味着畅销书排行榜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图书是自然畅销。而读者仍然根据注水的畅销书排行榜选书和买书,无疑是被畅销书排行榜误导。换言之,畅销书“买榜”,实质上就扰乱了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是在欺骗、欺诈读者。
出版社和书商热衷畅销书“买榜”,说白了就是另一种打广告形式,而且相比较来说,“买榜”成本低,获利高。从畅销书“买榜”模式来看,很少有出版社与电商相互勾结,制造假的畅销书排行榜,而主要是出版社和书商自掏腰包,雇佣水军或者单位职工花钱在短期内回购图书,冲上畅销书排行榜,制造图书畅销假象,误导读者,吸引读者买书。回购图书的成本一般不过是图书定价的一两折,意味着“买榜”成本一本书不过花费一两块钱,这笔成本只需要卖出不到一万册图书就能收回,“买榜”成本之低和获得利润之高可想而知。
对于误导读者的畅销书“买榜”行为,监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加强监管。除了要求电商部门通过技术手段防止“买榜”之外,关键是对“买榜”的出版社和书商给予惩治,处以高额罚款,提高“买榜”的违规成本。另一方面,广大读者也要冷静看待畅销书排行榜,在选书和买书时不要盲目迷信,不要跟风买书,应当综合考虑图书的内容、作者等因素,看看“畅销书”是不是真的是自己需要和喜欢阅读的图书。同时,文化等部门必要时可以邀请出版人、专家学者在不受任何商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定期制作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好书排行榜,为读者选书、买书提供参考。让畅销书排行榜失去误导性和经济性,出版社和书商也就没有动力“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