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众 奕:莫轻言票房与主流价值对立
//www.workercn.cn2014-03-11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在两会上提出,不要把电影票房推到艺术创作的对立面、推到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当下,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影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这两件事儿碰在一起,自然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冯导此番言论引发关注,还有一层原因,就是近些年对中国电影总票房高歌猛进的不同评价。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17.69亿元,国产片总票房127.67亿元,占比58.65%.而2013年3月,美国电影协会报告称,中国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不少影评人和社会舆论并没有给中国电影过高的评价,相反却提出了中国电影“患上了灵魂苍白、精神贫血、思想缺钙的通病”的尖锐批评。

    其实,冯导的话也好,诸多影评也好,其核心都涉及到一个该怎么正确看待高票房的问题。电影说到底是通过文化价值创造商业和市场价值。即使它不“言”意识形态,也从未脱出价值观的笼罩。所以,一部不能传递特定价值观的电影肯定不能说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但是,对于高票房就一概而论地否决,甚至把它推到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从长远来看,也未必真的就有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

    高票房的取得,直接来看,是因为背后众多电影人所作的努力;从更深层看,是制度完善和创新所带来的,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是善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所显现出的积极结果。高票房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应该想办法用票房的号召力和更加娴熟的电影技巧来弘扬主流价值追求。

    此外,从一个产业来说,做大之后也往往会有更多条件来做强。譬如,会有更多投入资金、更合理的行业政策,有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电影行业,甚至可能推动影视高等教育和影视理论的发展等。只有当最终的市场出口畅通时,整个产业才更容易进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良性循环之中。近些年,确有不少“烂片”、雷人影视剧作出现,但也有众多影视佳作呈现,如“大黑马”《失恋33天》,投资不足1500万元,创造了近3.5亿元的票房奇迹;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就都取得了票房和专业人士两方面好评的不俗成绩。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能轻言票房与主流价值对立,也不要轻易否定高票房应有的意义。当然,反票房论不对,唯票房论也不对。如今中国已成电影大国,在这一阶段确实该好好想想如何成为电影强国,如何借电影来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张扬中国的软实力。现在人们看到的票房与价值观之间的距离和缺憾,恰恰是当下欠缺影视经典的原因,也是电影大国和电影强国之间的主要差距之一。回应公众的呼吁、填补这项差距,而不是轻易否定票房的价值,这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