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审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提议,国家应取消简体字,恢复繁体字,认为这样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国际间文化交流。相信吴代表此番提议绝对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真切热爱和急切保护之情。
然而情可共勉,理却不敢苟同。简体字已经在中国大陆上走过了接近一个甲子,除非有新的、硬性的、必须倾举国之力进行变革的文字需求,才值得演练一场十几亿人的“大动干戈”。即便繁体字的形成结合了许多古人智慧,且蕴含不少典故;即便大陆地区出版、书法等领域仍有使用需求;即便大陆之外的华人地区,基本还在沿用繁体字,都不足以舍简取繁,去追求一种娇柔的“复古”。
文化本身就随着历史车轮不断演进,汉字也经历了从“涂涂画画”的时期一点一点积累文明,然后在“繁体字”阶段逗留了两千来年。简体字本就由繁体字脱胎而来,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何必非要把人家说得“势成水火”?也许58年前为了简单易学推行简体字是一种偶然,然而往回搜索历史长河,又有哪一次文字的发展不是机缘?更何况,舍谁取谁,已经背离了文化的方式,在文化场里,没有废弃。
当然,我们在充分肯定简体字功劳和地位的同时,大可以鼓励大家去认识、学习、欣赏繁体字,比如在教育体系中增加书写、辨识繁体字的板块。站在历史潮流中,繁体字又多了一项文化艺术审美功能,正所谓“书简识繁”,简体字和繁体字“叔侄”俩明明是可以各司其职,并行不悖的。
文化的深厚在于内里精髓,文字只是符号,用以记录、呈现文明的轨迹。如果底蕴足够强大,意欲文化交流的“仰慕者”会追随而来,主动适应,就好像英语的国际地位一样。再退一万步,真到了无法交流那一刻,一个转换软件,一秒就能完成字体间的相互转换,高科技时代,何必动用古老办法,去强行更改一个国家几十年相安无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