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单独(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生二胎政策有望全国放开实施,不采取先在某个或某些省市试点的做法。近年来,放开二胎的呼声日渐强烈。在网络上,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话题总能引来热议。不光是普通民众,许多知名学者、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尽快调整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生育限制。(10月29日《北京青年报》)
质疑: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呼之欲出的单独生二胎政策,相比于双独生二胎政策,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必须看到单独生二胎政策,在执行中也许只能是看上去很美,恐怕很难达到如期效果。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经各路人口学者分析计算,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人口图景: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五年下降6.29个百分点,达到16.6%的新低。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结构特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局。那么,单独生二胎政策是否能破解未来中国的养老困局呢?未必。许多家庭发出了“养不起”感叹。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排行榜”的帖子,给出的答案让人吃惊:北京,276万元;上海,247万元;深圳,216.1万元;广州,201.4万元。
养育一个孩子的巨额费用,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沉重负担。面对单独生二胎政策,不少家庭也许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迫做出“让生”也“不愿生”的选择。因此,调整生育政策的步子,有必要迈得更大一些,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限制应抓紧实行,而不是有望于2015年实施。只有让更多的想生二胎而又受到政策限制的人,加入生二胎的行列,才有望在破除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局的问题上做到未雨绸缪。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要从政策层面,让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的惠及于民。比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让义务教育扩大至幼儿教育;通过完善医保体系,让国人大大减少自费的支出;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破除许多家庭倾尽所有财力购买商品房,甚至买不起房的困局等。当“养不起”的状况得到改善,“不愿生”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迎刃而解。(杨杰)
放开单独无积极意义
“单独二胎”政策,无论是从生育权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生育率的角度来看,都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全国普遍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与现行生育政策相比,并没有增加多少允许生二胎的人群,因为农村地区本来是实行“一孩半”政策的。如果农村地区也实行“单独二胎”,那么由于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家庭相对来说并不多,非独生子女夫妇第一胎生女孩也不能生二胎了。
与单独二胎政策相比,全面放开二胎还有一些积极意义,因为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大多数夫妇的生育意愿是两个孩子。如果全面放开二胎,满足了大多数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也有利于提升现在过低的生育率。如果现在放开二胎,还有一部分70后妇女赶得上生二胎。70后妇女对于中国人口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很多70后妇女仍然愿意生二胎,而80后妇女的生育意愿普遍低于70后。
然而,即使全面放开二胎,也不一定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早在1985年7月,人口专家梁中堂在翼城力推“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试点,要求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岁生育第一胎,30周岁后可生育第二胎。这一建议获得中央支持。如今,28年过去了,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介绍,这个能生二胎的县,人口并没急剧增长,反倒生育率下降。
取消生育限制,其理念意义高于实际意义。如果现在取消生育限制,在开头几年,中国的生育率会有显著回升(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以前想生而政策不允许生的夫妇会在这几年生孩子)。但从长期来看,取消生育限制,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即使不限制生育,大多数夫妇也不愿意多生孩子)。(何亚福)
建议:不补偿独生是过河拆桥
随着养育子女成本的高涨,从住房到教育到医疗,无不降低着人们的生育意愿。所以,放开二胎,对有钱者是最大的利好;当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就以各种方式享受到了二胎甚至多胎待遇。
呼吁放开二胎的声音里,既有理性的学术探讨,也不排除私利的夹杂;而反对者呢,可能是真的担忧人口暴增,也可能是“牺牲者”的心里不服——我的是独生子女,为计划生育做出了个人牺牲,现在不能生了,你又放开了,谁能说这公平呢?特别是那些失独家庭,面对任何二胎生育政策的松动,他们心里肯定都会有痛如刀绞的感觉——为什么没能早点实施呢?
所以,我一直认为,放开二胎应以重奖独生作为前提。否则,那些已经失去生育机会的人们,必然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而对人口暴增的担忧,也因引导政策的缺失而难以消除。重奖独生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对那些为计划生育政策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家庭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也在于通过有吸引力的奖励政策,减少人口暴增的忧虑——人少的国家为了鼓励多生而出台了很诱人的奖励政策,担忧人口暴增的我们当然也应对独生子女予以补偿和奖励。
比如大幅提高独生子女奖励费,比如在保障房、教育、社保等各方面向独生子女家庭作出倾斜,比如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为失独父母代行养老送终职责……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采取却尚未采取的奖励政策。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独生子女费。从1982年开始,各地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每月5元独生子女费的奖励规定。31年来,独生子女都已经生了独生子女,大多数地方的奖励标准却鲜有变化。
独生子女费的价值已经从最初的“可买几斤猪肉”到如今仅仅“可买一支雪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超生家庭缴纳的社会抚养费呈几何级暴增。社会抚养费是与国民收入直接挂钩的,独生子女费却永远停留在历史深处。据估算,全国每年征收的超生罚款高达279亿元;如果都用于奖励18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费至少可以达到低保标准。(舒圣祥)
应兼顾平等生育权
中国人为自身、为国家、也为这个世界做出的一项伟大贡献——也是一种伟大牺牲——“计划生育”,这是任何人和历史都不得不承认和无法抹杀的“中国贡献”。为减轻环境与资源压力,人多地少的中国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实行严格的计生政策以来,至2011年已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到来。
而“单独生二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众多问题。其一,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因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实际增加的人口数量有限。人口学者梁中堂则对该政策持怀疑态度:“单独生二胎只是生育政策的微调。我担心有了这个微调之后,又可以以此为理由,很多年不再调整生育政策。”其二,在计生大政方针之下,国民生育权的牺牲与公平、公正应尽量兼顾。毋庸讳言,强制性的计生政策之下,国民付出了生育权的自由选择代价,但在人口政策需要调整的新形势下,国家应重视和兼顾到国民生育权的公平、公正问题。其三、独生子女家庭一直以来所产生的个人、家庭、血亲及社会关系的严重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传统中国的兄弟姊妹、表亲等亲情关系断裂与消失,造成独生子女人格与人性发展的缺陷,造成亲情与人情社会的隔膜,更形成老、少两代生存与养老的双重压力和困境,并集合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四,独生子女政策实际落实的不平衡,也加剧了国民生育权上的不平等。
“放开二胎”已成现实之需,国家稳步改变计生政策的同时,将“以民为本、尊重人权、公平平等公正”之公民生育权思想纳入考虑,应成为国家与国民新的共识。(陈怀瑜)
三言两语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期待单独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哒,我很想再生一个孩子。
——薄灰
●一个孩子养育的问题就很多啊,两个孩子更要充分准备,考虑周全啊!
——胥小谢
●虽然很想生,但貌似我的岁数赶不上了。
——郭兴
●可以预料在养老金严重亏空的压力下放开单独二胎板上钉钉。
——肖平
●其实放不放开有那么重要吗?想生的变着法生,假离婚的,假请假的……不想生的放开多宽政策都不会生。
——焦语思
●期待单独二胎的政策在我们90后这批孩子的年代实现,我们90后的孩子独生子孤独怕啦!以后我要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最温馨的一家人。
——梁永斌
●据卫计委说,现在很多人把生几个孩子狭义地理解为生育政策,事实上,生育政策包括非常庞杂的内容。
——李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