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江西省分宜县一名老太投了20元乘坐公交车,坐了三四个来回没下车,问话也不答。司机便载着老太到分宜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求助。经民警了解,老太儿子、儿媳平时工作忙,只身一人在家感觉孤单,于是坐人流量大的公交车打发时间、排解寂寞。(12月10日《江西日报》)
提醒:呼唤亲情及时补位
独生子女时代,人口老龄化加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而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
如何让独生子女时代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也是摆在政府与社会面前的一件迫切任务。当然,政府有责任完善养老政策,但是养老责任不能全指望政府来承担,从亲情的角度讲,政府的关爱不能取代晚辈的孝顺,我们还应该唤起独生子女一代的敬老意识。
面对银色浪潮,给老年人提供物质、医疗保障无疑很重要。但是,晚辈对老人尽孝,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关心老人的心理需求,尊重老人的权利,同样很重要。老人除了需要物质赡养外,更渴求精神赡养与亲情关怀。可是,有的子女把赡养老人理解为物质供给,而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老人渴望精神赡养的例子并不少见。老人坐公交解闷不过是其中一例。据报道,有的父母因为子女长时间不回家,设立探望奖;北京一位老人因保姆要回家过年而跳楼自杀;大连一位老人因为孤独在家摁马桶玩;成都八旬老人做裸模排遣寂寞……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如果晚辈不常回家看看,平常不打电话嘘寒问暖,不仅会受到道德谴责,还可能违法。虽说孝道不宜强迫,但是把精神赡养列入法律范畴,体现了对老年人精神权益的尊重。子女无疑应该常回家看看,抚慰老人那颗渴望亲情的孤寂之心。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需要花费多少心血与汗水,这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子女用一辈子的真心来报答。一首《常回家看看》曾让多少人为之动容,我们是否会想到自己对年老父母的愧疚之情?是否会想到自己垂垂老矣之时,谁来关心我们?
不可否认,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关心老人有时显得力不从心;不可否认,给老人赡养费,请保姆照顾老人也是一种孝心,但是金钱与保姆代替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不管怎样,我们不能遗忘孝道,独生子女照料老人更是责无旁贷。我们没有理由不与父母交流。如果我们工作在外,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要经常鸿雁传书,电话问候,节假日回家看看,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团聚。如果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更应该常回家陪陪父母,与父母谈工作,聊生活,承担家务劳动,及时弥补亲情。不能让老人忍受空巢之痛,到公交车上寻找精神寄托。(叶祝颐)
提醒:老人更需要精神赡养
也许,有人对老人的故事不以为然或不可思议,甚至于还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其实,他们的行为反映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实问题——社会的养老困局。
传统的“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难觅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空巢老人”的寂寞孤独难耐,在此种大语境下,迫在眉睫的是缓解“空巢老人”的情感饥渴,给他们多一点“精神赡养”——不仅家人要多关心老人,“常回家看看”,多安抚老人,社会也要多倡导如家政保洁、送餐、陪聊、陪护等关心老人精神状况的服务,基层政府还要重视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才能把老人们从寂寞的空间里带出来,享受社会给自己晚年带来的快乐。(林日新)
感叹:你我或也会成“座霸”老太
读罢,怆然。
靠持续坐公交打发时间、排解寂寞,老太内心的孤独无助实在难以言表,而这样的老年境遇实在催人泪下——近想到自己的父母、远想至自己的老年:这位老太的行为,与我们的父母何其相似!多年后的我们,会不会步老太后尘?
一连坐上4趟公交,霸占座位大半天,当起名副其实的“座霸”,这位老太显然是不幸的,可深想一步,我们的父母、我们未必能及:这位老太还有这样的体力出行乘车,这位老太还有钱选择打发时间的方式,现实中有很多老人无法出门、困于斗室,没有经济来源、穷困潦倒,境遇惨不忍睹。
前不久,山东一位老人排队领免费洗衣粉被挤倒后身亡,药房被判赔付近12万元;前些年,某地一个老奶奶,在家没事按马桶按钮,一个月用掉了近百吨水;更早些时间,南宁还有家境富有的老人以拾荒为乐……老人领的哪儿是免费洗衣粉,按的哪儿是马桶,拾的哪儿是废料,那是他们“点击”的寂寞啊!
坐公交度日,排队当乐趣,超市成去处,这是老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界分责任,“老无所去、老无所乐”,既是儿女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学家说:人生就像是一场储蓄与消费。在家庭,父母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孩子照顾父母颐养天年;在社会,年轻时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年老时享受安闲、接受照顾。这些,的确是一场“储蓄”与“消费”,可现实中不少老年人积极“储蓄”了,却没能“消费”,我们对不起他们,应该立即进行“补课”。因为,他们多数等不起,将来我们还不起。
请不要笑话“‘座霸’老太”,请不要罔顾超市前的“银发长队”,他们的今天或许就是你我的明天,除了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关爱“父母们”,呼吁政府善待老人,让现在的老人有个安乐,为我们自己争取一个放心。(成彪)
建议:自我“救赎”和服务“补血”
这一次,公交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老年人缓解精神空虚的平台。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做到“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是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新的议题。不论是重庆市一位空巢老人为找人聊天“零租金求合租”,还是江苏南京市一名年事已高的老人惧怕孤单、盼着儿子早点下班回家的“救命呼喊”,抑或是江西老太“坐公交打发时间”,都是“老无所乐”的生动写照。
从概念上看,养老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经济支持,即满足老人基本的物质需要;二是生活照料,即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关照和护理;三是精神慰藉,即给予老人经常性的情感互动和心理关怀。然而,这边厢是饱满的理想,那边厢却是空洞的现实——在物质丰盈、精神苍白的时代,养老最大的困境,在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要从梦想走向现实,不能单纯依靠子女的精神慰藉,也要依靠老年人自我“救赎”和公共服务的“制度补血”。老年人不能“自我边缘化”,将活动范围封闭在一个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而是要不断融入社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和公共生活。
一方面,公共部门要加强公共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和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老年人要更新观念,想方设法让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此外,借鉴欧美国家发展社区的经验,重建工业文明时代的邻里关系,拓展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让“远亲不如近邻”重新发挥互惠互信、互济互助的社会治理功能。邻里亲如一家,老年人“抱团取暖”,生活的单调与乏味自然会减轻许多。
消解“老无所乐”的悲情,既需要子女对父母多一些关爱,也需要老年人价值观念的转变,更离不开公共服务的伸展。(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