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提醒一:勿做分数巨人生活矮子
上学考头名,高考成“状元”,顺利进名校,真可谓“天之骄子”。可刘宁一脚踏入社会,却难以适应社会和生活。此时,他不是用坚持、脚踏实地来适应人生和社会,而是以一种自暴自弃、甘于自堕的方式沦落为流浪汉。其实,他并不明白,分数上的巨人,并不必然代表和决定着一个人的一切和一生。
人从牙牙学语,到终老归无,无时无刻不需要学习。而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屡遭诟病,必有其因。书面知识是全部的重点和中心,教育成了分数的附庸。除了上学、考试,我们的孩子大多被教育成手无缚鸡之力者;而全部的学校教育,则成了考试指挥棒下的工具;改革之名下的“素质教育”,多年来也基本是换汤不换药。
真正决定一个人一生走向的,是生活能力,但刘宁们却没有很好地通过学校教育而学习到。他这种“分数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离开了“分是命根”的学校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其屡遇生活障碍,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会积累成精神疾病。像刘宁这样工作干不长,最后不愿找工作,大学毕业也无法从家里“断奶”,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流落街头而无所事事,都说明他只学会了考得高分,却在学习如何生活中不及格。
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应只是一座连排的温室,除了教给孩子获得“分数”的能力之外,更应教给他们学习生活、适应现实、面对人生的能力,否则只会变成“分数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陈怀瑜)
提醒二:找工作先摘掉有色眼镜
在节后求职大军纷纷找工作的大潮中,忽然听到“高考状元毕业4年未找到工作,流浪街头”的消息,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叹之外,更多的是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宁“地陷式”地急速堕落呢?
为什么没有按时毕业?为什么不找工作?为什么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本来应该2010年毕业的,因为论文没有过关,就拖了一年,2011年7月拿到毕业证。”矛头首先指向大学教育改革,许多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之后,还沉浸在“天之骄子,精英教育”的幻想中,由于严进宽出的招生政策,导致不少大学生一入学便在缺乏硬性束缚与个人追求的情况下迅速滑向不学无术的边缘,靠考前突击,一句“60分万岁” 就很能说明问题。事实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脱节的教育方式与内容越来越让众多大学生措手不及。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大学校园建设,中国的大学教育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变“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已经迫在眉睫。
“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畸形择业观凸显大学生“温室花朵”标签。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的人人自危,有的盲目乐观,既有“几百名大学生应聘掏粪工”的无奈之举,也有“女博士微博称死都不下基层”的惊人言论。精英观念,眼高手低,缺乏清晰的自身定位和市场把握,受高等教育多年却缺乏吃苦耐劳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大学生找工作,要先把“有色眼镜”摘掉。只有把自己的幸福和国家的前途以及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付出辛勤的劳动汗水,才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正确选择。
“让我像大多数一样,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正如我们形容一个人“书呆子”、“一根筋”,很明显,刘宁之所以由高考状元沦落为流落街头,与他本人胜骄败馁、适应社会能力差,缺乏韧性和耐力,没有明确的人生定位有直接的关系。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大学生终究要自己长大,只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王刚)
提醒三:高校需要注重人文教育
高考状元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已经对其有了固定的模式,那就是高考状元必须成功,否则就是没有脸面见人的。这也恰是刘宁的真实写照,当背负着整个县的荣誉的时候,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情何以堪?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之下,哪个高考状元的内心世界能够安宁呢?而在社会压力之外,高校以及各个阶段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教育缺失更是一个值得追问的话题,而人文教育的缺失或许才是造成刘宁沉沦的真正原因。
在高等院校中,人文教育理应是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属于通识教育还是专业课程,人文教育都不应缺席的是关于人生、世界和价值的三大课题。而在这三大课题之上,灌输各种知识其实只是表面功夫,更为核心的乃是让学生们懂得哲学上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在高校内,这样的教育往往已经被各种竞技课程排挤掉,只能从各种选修课中找寻到踪迹。试想,如果高校都能够开设这样的课程,每个学生都能够懂得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作为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当毕业之后理应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特殊事件。即使有,也可以通过后期的改变去修正,即像刘宁这样的例子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人生的过程,毕竟他还只有25岁。
人文教育被高校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原本就是功利主义的错误。因为人文教育见效很慢,仅仅是对于学生心灵的滋养,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学问。但是,对于人生的态度理应浸透其中。关于学习、关于生活、关于工作、关于人生,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在人文教育的课程里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至少应该找到方向性的指引。否则,高考状元刘宁的沉沦或者将不会是个案,而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王传言)
提醒四:别再无限追捧状元
刘宁称主要原因在于自身。个人不能很好定位,对于挫折没有积极的承受能力当然是一大因素,但笔者以为,从高考状元到流浪汉,不只是个体悲剧,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症结。
“你给整个县丢了脸”!——刘父懊悔对儿子说了这么一句重话。当一个人的求职与整个县扯上关系,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承受之重。乍一听刘父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把时间退回到八年前,刘宁以全县第一的成绩亮相于凉山,彼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掌声、夸奖接踵而至,母校为此大打广告牌,与各地很多高考状元一样,刘宁一时风光无限。“给整个县丢脸”建立在当年“替全县争光”的基础上,可能感觉就没那么突兀了。
时代的车轮滑过了一轮又一轮,高考改革也推行了一茬又一茬,高考早已不是成功的终点,但是社会对状元的膜拜却没有丝毫降低。拉横幅、打广告、造访者一批又一批,状元未来的人生蓝图被热心者勾勒一个又一个,更有甚者,某地还组织为状元抬轿游街,即便是舆论口水无数,该地在次年还酝酿为状元立碑……一个个糖衣炮弹纷纷袭来,让学子在荣誉场中如何能够保持基本的理性?
成王败寇,不只体现在战场。其实同样是学校的剪影。刘宁在成为全县骄傲之前,就是教师的宠儿,是家庭的骄傲,据悉,刘父最得意的就是历年的家长会,几乎每一任教师对成绩优秀的刘宁都不吝赞誉之词。积淀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考状元,可以想见他的不甘平凡不只是简单的眼高手低,而是荣誉资源层层叠加之后的自然释放。
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一个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然而,教育对状元、对尖子生的热捧却无限放大了这个点,致使教育在学生生成、道德、个性等塑造上出现了严重短板,出产了一些高分低能的所谓的状元。状元让他们到达荣誉的巅峰,可现实的适者生存却让他们无所适从,于是就爬得多高,摔得多重,从高考状元到流浪汉,该反思的何止状元一人?(冯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