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山东文登一老人携带编织袋上公交车,因编织袋外漏异味液体被驾驶员要求下车,老人提出退还一元公交车票款未果,便脱下上衣擦净被弄脏的车厢。此事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脱衣擦地行为该赞,彰显了公民意识;有人认为此举不妥,有伤乘客人格尊严——
我们不需要脱衣擦地的公民意识
近日,一则老人在山东文登公交车上“脱衣擦地”的新闻在网上快速传播。事情发生于18日,当事老人携带2个编织袋投币乘坐3路公交车,因放在脚边的编织袋不断往外渗漏异味液体并影响到其他乘客的乘车环境,被公交车驾驶员要求下车。老人要求退还他交的公交车票款,驾驶员说自己无权开钱箱而不能退钱。于是,老人脱下自己的上衣,跪在公交车上,擦净被弄脏的车厢。鉴于该驾驶员服务态度生硬、缺乏耐心的沟通解释,公交公司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停班检查。这则新闻被广泛传播后引起坊间一片热议,交锋观点已经超出驾驶员与老人谁对谁错之争,而上升到公民意识的范畴。有人为脱衣擦地的老人点赞,大呼我们需要脱衣擦地的公民意识。我很不以为然。
就脱衣擦地事件来看,这本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并且是不太光彩的一件小事。严格说来,驾驶员与乘车老人都有错。驾驶员驱赶老人下车确实过于生硬。老人污损公交车卫生也有过错,要不回车票钱就跪在车厢里擦地更不值得点赞。有些媒体借机发文呼吁,应该肯定脱衣擦地行为所闪现的公民意识。这更让人觉得是小题大做,混淆是非。
先说公民意识是什么。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的民众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但同时又体现自己和他人作为公民,是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不难看出,公民意识的范畴很大,文明自律、规范言行、有错担当都可以归为公民意识的一部分,但责任感、尊严感更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涵。从个人视角来说,老人擦地属于自律和担责的行为,似乎有符合公民意识的部分;但从公共视角来说,驱赶老人、不返还车票钱、要不回车票钱就脱衣擦地,这些行为都有违公民意识的主要内涵中关于责任感和尊严感的要求。我们不应该提倡这样的公民意识。
再说公民意识应当如何体现。即使是从老人有责担当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不应该提倡用这样的行为来体现公民意识。要不回车票钱就脱下衣服,赤裸上身跪下擦地,这样的行为既不自觉也不文明。用这样的方式体现公民意识,更像是恶作剧。(孟德夫)
我们需要脱衣擦地的公民意识
一则“山东文登老人在3路公交车上脱衣擦地”的新闻日前在网上快速传播,也引来众人对此事件激烈的观点交锋。笔者认为,老人公交车上脱衣擦地,不经意间将公民意识活脱脱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也将“公民意识”这个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摆到了“时代论坛”的讲台。
当事老人携带编织袋乘坐公交车,因编织袋不断往外渗漏黑色异味液体而影响到其他乘客的乘车环境,驾驶员要求老人下车,这本身并没有过错。尽管公交公司后来对驾驶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停班检查,但我们不能以公交公司的高姿态来颠倒双方的是非对错。
老人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我们看到了尽管令人心酸但十分感人的一幕——老人脱下自己的上衣,跪在公交车上,试图擦干净被弄脏的车厢。事实上,老人并没有污染公交车环境的主观恶意,因为舍不得车票钱,所以他选择了“脱衣擦地”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没有抱怨,也没有自卑。这一“抹”的举动,折射出一种朴素的公民意识,我们理应为之点赞!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其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认知,亦即公民对于其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理性自觉。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
但是,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当下,社会的公民意识在权利和责任的平衡上出现了偏差,对权利的认知远远高于对责任和义务的认知。特别是在道德意识、公德意识方面,出现了“知易行难”的尴尬局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们不会忘记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小悦悦被碾事件”中那18名路人的冷漠,那冷漠冰冷得简直让人身上流淌的血液都要凝固;人们不会忘记,前几年频频发生的“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让多少国人身受其害,又让多少国人惊恐不安……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些身在底层的人士却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大庆的一位农民工怕鞋弄脏公交车,蹭干净鞋底污泥上车,感动了满车人,人们感慨:农民工坐车比有些乘客更文明;在唐山46路公交车上,一农民工乘公交不坐座位,称身上不干净;在沈阳279路公交车上,一位农民工怕弄脏座位,放弃车上的座位直接坐到了地上;在株洲火炬大厦,一位民工师傅借用某单位厕所,因为自己的鞋子太脏,于是脱掉鞋子,赤脚上厕所……
诚然,脱衣擦地、不坐座位、赤脚如厕所这些“过头”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社会的些许苦涩和痛楚,但折射出的是肩负责任、自我担当、利于他人的公民意识。这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和缺失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公民意识!(李耀斗)
脱衣擦地是弱者的无奈选择
山东文登的一位老人脱下衣服跪地擦车的新闻在网上热传,许多人点赞,许多人拍砖。争论声中,甚至有人喊出公民意识的高调。我觉得大可不必。就事论事,脱衣擦地是弱者的无奈选择。
一位老人提着编织袋上车,驾驶员发现编织袋漏水且有异味,就驱赶老人下车。从这一节来看,老人有不注意公共卫生的过错,驾驶员更有生硬蛮横的过错。接下来,老人讨要已经付出的公交车票钱,如果驾驶员有办法退还给他,剧情也就结束了。可因为是自动投币的无人售票车,驾驶员表示无法退给他车票钱。老人觉得拿不回车票钱吃亏了,不愿下车,但又怕驾驶员再次驱赶,无奈之下,脱下上衣,赤裸上身,跪在车厢里擦地。从这一节来看,老人脱衣擦地实际上与公民意识无关,纯属弱者的无奈选择。如果不是一个这样的弱者,驾驶员或许不敢驱赶他下车;如果不是一个这样的弱者,也不会出现脱下衣服跪地擦车的一幕;如果不是一个这样的弱者,更不会有下文——老人赤裸上身跪地擦车,有乘客在拍照录像,然而,驾驶员在被询问时坦然应对:之后开始专心驾驶,没有注意到该乘客脱衣擦车的过程。上车时编织袋滴水都能看到,而后车厢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驾驶员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不是驾驶太专心,而是弱者太弱。
因为弱者太弱而被忽视的事常见,因为是弱者而不得不作出无奈选择的理也常被认可。还有一件这样的事:在湖南株洲火炬大厦,一位民工师傅借用某单位厕所,因为自己的鞋子太脏,于是脱掉鞋子,赤脚上厕所。赤脚如厕和脱衣擦地一样,都是弱者的无奈选择。我们在教育脱衣和赤脚者要注意卫生外,还该不该对他们留有一点点恻隐之心?
欣喜地注意到,文登公交公司对当事驾驶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停班检查,并对全体驾驶员开展职业道德、文明服务等专项培训。今后,会不会少一些弱者的无奈选择?(长征)
脱衣擦地是应有的公共责任
一位老人登上山东文登3路公交车,他携带的两个编织袋不断往外渗漏黑色异味液体,怕影响到其他乘客的乘车环境,于是公交车驾驶员于师傅要求老人下车,老人索要车票款未果,便脱下自己的上衣,跪在公交车上,试图擦干净被弄脏的车厢。这则新闻和视频近日被广泛传播。舆论争议中各种观点互相碰撞,有人认为脱衣擦地隐含着一个自我承担、爱护公共环境、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主人翁精神和公民意识;有人认为驾驶员驱赶老人下车过于生硬;有人认为脱衣擦地是弱者的无奈选择;有人认为这样的担责方法让人心酸,全社会应该反思。我觉得,抛开驾驶员驱赶老人下车的生硬表情和老人不舍得一元车票钱宁可脱衣擦地的执拗思维,但就脱衣擦地而言,这是一种应有的公共责任。
首先,担责改过是公共责任,不必争论强者弱者。老人弄脏了公交车,被驾驶员指责后把弄脏的地方擦干净,这是改过之举,应当但不必点赞。有人抓住强者弱者大肆狡辩,好没道理。人人都可能犯错,有的无心,有的有意。犯了错就应该改过,不必论强者弱者,这才是文明公平的社会。缘何老人脱衣擦地就被赋予了那么多的社会考量和文明思辨?这里,无论布衣还是高官,弄脏了车厢动手擦洗都是应有的改过之举,都体现了文明社会的公共责任感。不必看人贴标签,老人擦地就是弱者的无奈之举,高官擦地就是亲民的自律榜样。行为者都是自然人,用不着去涂抹过多社会色彩。
其次,擦地是应当之举,脱衣可以改改。有人在这个事件中,过多渲染脱衣和跪地的动作和心态,这也不必。老人脱衣或许是情急之中没有找到车厢里的清洁工具,如果当时有人帮助老人拿到清洁工具,老人一定不会脱衣和跪地。车厢里有人拍照,有人录像,就是没人递一下拖把,而发完视频后又慨叹公众对脱衣和跪地没有恻隐之心,不知是何用意?(付潇深)
南方日报:中国人的公私观 2010-02-25 |
南方日报:中国人的公私观 2010-02-25 |
张遇哲:破解血荒 应打破“旁观者效应” 2010-10-28 |
陈小二:面对禽兽老师,女生为何不说NO? 2012-07-27 |
“夹道欢迎” 2013-01-24 |
韩志鹏:傀儡式的公咨委并非政府期许 2013-06-25 |
扬子晚报:“躲猫猫”事件缺了谁的身影 2009-02-23 |
扬子晚报:“躲猫猫”事件缺了谁的身影 2009-02-23 |
广州日报:抗击“甲流”呼唤增强公民意识 2009-05-14 |
广州日报:抗击“甲流”呼唤增强公民意识 2009-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