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台历尽孝显真情
北京晨报:眼看到春节了,咱们今天的话题,就和回家过年有关。我们需要怎样一个“新年观”呢?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先说说这位孝顺的北漂姑娘:为了不让爹妈在家太过思念,她每年过年回家前,都会买来一本新台历,将整本台历都写满问候,让它天天陪在父母身边。近日,她的好友忍不住将台历上的字句发上微博,不少网友看后眼圈发红。还有很多人感叹,“原来对于我们这些游子们来说,孝敬这件大事,也没那么难。”
杨朝清:与冠冕堂皇的宏大叙事相比,真诚的态度、坚持的力量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不论是单纯的祝福,还是对过去一家人趣事的回忆,抑或是对父母身体的叮嘱,台历上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女孩对父母的爱与关心。父母每天翻动的,不仅是台历,更是女儿沉甸甸的感恩与思念。家之所以是心灵的港湾,就在于父母与子女是一个利益相关、关系相互、情感相系的共同体。“台历尽孝”以具体而微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北漂姑娘与父母不可割舍的情感关系,让我们体验到了亲情互动的温暖。从这个角度上说,“台历尽孝”犹如一盏灯,照亮了亲情互动的道路。
领走孤儿过大年
北京晨报:春节合家团聚,可孤儿孤老咋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希望爱心人士领孤残儿童、孤寡老人回家过年,或到福利机构陪孤儿孤老过年,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
白峰:春节到了,人人都想回家过年,中国不是有句传统话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春节让他们回家过年,过的是一份心情,也是一份快乐,更是一份生活。可是有家的人都能有家过年,无家的人怎么过年?尤其是那些孤儿孤老无家过年,无家过年,如何有爱,如何有家,让他们来过年,过的是一份心情,一份生活。其实,领孤儿孤老回家过年,领回的更是爱心,是对孤儿孤老给予的爱,也是那些有爱心人的爱,让爱在这里传递,传递出美丽,传递出力量,而且是正能量。爱心是力量,是正能量,这样的正能量,让那些孤儿孤老都有爱,更有家,有家一样的温暖,更有家一样的爱,春节有了家,就是有了爱,这爱是领孤儿孤老回家过年领回的爱心。
徒步回家人生课
北京晨报:回家过年,这“回家”历程可不简单,多少人一票难求!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和湖南商学院的5名90后大学生别出心裁,从长沙出发,在春节前他们要走回家乡郴州,全程大约有400公里。
吕可玫:5名大学生徒步400公里回家过年,累了、乏了、走到脚后跟长泡、脚肿。他们之所以选择此行,并非别的,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与生存能力,磨砺自己的意志。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孩子一生下来就已经是个学生,不过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是大自然的学生。”按照他的言论,孩子应该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那样,应该让孩子“在野外睡觉”,并“赤脚走过童年”。反观国人爱护孩子多半是在溺爱,该放手时不放手,温室里的花朵怎么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与磨砺,怎么能期盼孩子成龙、成凤?而今,大学生徒步400公里回家过年,可以说是大学生尝试做“大自然的学生”,这种挑战精神应该成为每个青年人的追求。
过节千万要纯粹
北京晨报:大学生们走着回家,大部分人还是搭车返乡,可千万得注意安全啊!这不,山东德州交警查获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车上简陋的塑料布的遮盖下拉了一家老小12口人,车主丁黎明称准备从天津回安徽亳州过年,行程达3000里,而从天津到德州已经走了7个小时。执勤交警没有厉声批评,而是当即为他们联系宾馆和购买大巴车票。
任小康:无论是丁黎明“义无反顾”的返乡之旅,还是交警们的热情相助,都令人感动,这份执著、这份温暖,会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充满正能量,激发人们参与亲情互动的热情。然而,也有很多人因为给予亲情互动太多的附加因素,正在为团聚而焦虑着,为回家而犹豫着。过年团聚已不是简单的过节方式,而是一种沉淀于民族内心的文化观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家庭亲情的内在纽带。在城乡鸿沟还远未填平的当下,往往是父母在这头,自己在那头,一年中相聚的时间甚少,父母老去,他们眼中对亲情互动的渴望也愈加强烈,留给年轻一辈徘徊、犹豫的机会其实已经不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唯有好好珍惜当下。
问长问短合情理
北京晨报:亲情互动的“附加因素”让有些人对过节有所焦虑,啥叫“附加因素”?亲友的“关注”就是其中重要的关节。诸如“谈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去年赚了多少钱?”“啥时候买房、买车啊?”“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等逼问,想想就头疼。
汪昌莲:也许父母一句问候,触及到了他们的隐痛,但要知道,父母出自对子女的关爱,没有丝毫的恶意。作为子女,要么坦然面对,坦诚相告,以此得到父母的理解、抚慰和支持;要么向父母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称自己一切都好,让父母安心。相反,如果父母对子女在外打拼的情况漠不关心,闭口不问,那才是真正的“毒舌”。而年轻人真正“恐归”的原因,并非是亲人的“毒舌”,而是对自己生存现状的不满意,对现实困境的一种焦虑。或者说,是在用一种封闭的方式,竭力捍卫自己的形象和自尊。因此,对于年轻人在春节流露出来的这种“焦虑症”,人们应给予理解而不是指责,就当他们是在给自己减压吧。
行为艺术表心声
北京晨报:郑州市15名老人在郑州市五一公园发出倡议,呼吁年轻人春节回家与父母过个团圆年。这些老人来自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路办事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由一些退休的老年人自发组成。活动现场,老人们举着“春节,爸妈想你了”的牌子,唱起了《常回家看看》,引起市民关注。
张立美:正是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子女不回家陪父母一起过春节的现实之下,留守在老家的父母们感觉到了寂寞,感觉到了家庭的冷清,找不到了家庭的温暖。所以,老人们坐不住了,才被迫像青年人一样玩起了行为艺术,用行为艺术引起广大在外子女重视他们的内心,表达出广大渴望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老人的心声。“常回家看看”已经不只是一首歌,而且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作为子女应该看到父母对自己回家过年的期盼,不要为自己不回家过年寻找各种借口,尽可能地顶住困难赶回家陪父母过一个一年一度的春节,多给父母一点精神赡养,不要以为每年给父母一点钱就叫尽了孝心。要知道对于父母而言,能多看看子女比物质赡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