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左中甫:让刁难“裤爸”者付出代价
//www.workercn.cn2013-11-07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人民日报官微以《我的老爸叫裤子》为题,转发了一条让人唏嘘的新闻:因为办二代身份证时输错名字,河南舞阳农民“华占文”从此成了“华占裤”。要改过来也不难,交60元手续费就行。但他不舍得,因为儿子2岁时患上血友病,花了20多万,债台高筑却一直不见好。夫妻俩远赴他乡,一边捡破烂,一边给孩子治病。对于身份证的名字是否要纠错,“华占裤”表示:“这些事我根本就来不及想”。

    因为60元“手续费”的门槛,一个壮汉被迫接受带有“裤”字的新名字,成为“裤爸”。这样的奇事让人同情,也让人想起“穷人经济学”提出者舒尔茨的名言:“城里人发现很难理解农村人的行为,富人发现难以理解穷人的行为,于是就认为穷人大概是以另外的逻辑在生活。”不妨反过来问,“华占裤”能理解自己更名过程的内在逻辑吗——明明是派出所通知要换发二代证,明明是工作人员输错名字,为何还要收自己60元钱的“手续费”?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纠错“手续费”,它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何在?

    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事只是小概率事件。事实上,最近各地办证难新闻屡见不鲜:在河北,北漂青年为办护照往返老家6次;在河南,百岁老人遭遇办证难,8个月办不下二代身份证;在山东,孕妇及家属为办准生证三地跑十多趟未办成;在江西,江西大学生办身份证花4年时间;在安徽,养父辛苦16年养大弃婴,奔波9年为其办户口未果……可以说,每一起办证难的背后,都有一份难言的辛酸、一肚子无语的愤懑。正如报道所指,不少时候,它们的背后不乏办证机关的胡作为、乱作为、不作为,说有关人员“故意刁难”,恐不为过。

    针对治安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11月5日召开的全国治安管理工作座谈会要求,对群众户籍信息明显存在逻辑错误的,要按照实情马上改;对属于过去登记错误的,要主动检查主动改;对群众申请办理户口等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要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群众补充事项,可以不开证明的不要让群众开证明,可以一趟解决问题的不要让群众跑两趟,可以不回原籍办理手续的不要让群众来回往返,等等。会议还提出,凡是被举报在办理户口业务过程中刁难群众、经调查属实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追究责任。

    这样的规定,堪称改进作风、方便群众的务实之举。只有理解了“裤爸”们,才能深切地理解这个规定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消说,公安机关正在把“解决办户口难、办证难问题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机制、责任、监督来保证落实,努力形成常态长效。”不唯公安机关,对于其他为民服务的部门,也亟需这样的自查自纠、即知即改,需要出台并落实这样的“一刀切”——谁刁难群众,就砸谁的饭碗,让其付出应有代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