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南京大学EMBA年度峰会在南京召开,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在论坛上痛批银行暴利,称银行变成了高速公路,坐地赚钱,即使将银行行长换成小狗,银行也照样能赚钱。他表示,现在中国没有真正的银行家,银行家都成了收费家(12月24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痛批银行暴利的新闻时有所闻,比如某银行行长曾发出“银行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的惊人言论。然时至今日,银行仍是赚钱“大佬”。就在上个月,上海财经大学公布的500强竞争力指数名单上,银行业盈利指数位列第一,赚钱的前10名都是银行。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2011年,很多行业都不景气,银行业平均净利润仍达40%,每天净赚25亿元。
银行业的暴利从哪里来?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二是各种收费。无论是收费还是存贷利差,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有专家直言,我国目前规定的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利差保护格局,使得银行业享尽隐性的巨额“特许利润”,成为“最赚钱”甚至赚得“不好意思”的暴利行业。
银行变成高速公路,坐地赚钱,与诸多苦苦挣扎在高原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成本等“生死线”上的中小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潜藏着深深的隐忧:银行业存贷利差收入快速增长,是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飙升为代价的,银行业利润挤占了其他行业的利益。如果仍让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困难重重,或融资成本不断高涨,势必会使其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潜力受损。实业经济微利、无利甚至都倒闭了,银行又贷款给谁?其高利润的“好日子”又如何持续?
另一个隐忧是,银行业的暴利也是对存款者利益的挤占。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存款者的存款利率几乎成了“负利率”,银行还要对存款者收取这费那费,即使有关机构曾叫停一批收费,据说一些银行又“研发”出新的收费项目。一旦存款者来个“存款大搬家”,银行业依靠利差“摇钱树”来盈利,恐怕也难持久。
可以说,银行业的暴利,不是靠经营“硬实力”取得,而是息差保护格局下的“软收益”。在物价高企,其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当下,的确有趁火打劫之嫌。既然如此,何不让利于民?中国5%左右的利差,与欧美银行不足1%的利差形成鲜明对比,躺在利差“保护伞”下坐享其成,客观上也削弱了银行业主动求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