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30多年前,我正在读高中,当时镇上没有书店,唯一有书看的地方就是集镇东北的小书摊和南边的东站图书摊。因为小书摊是一个姓曹的和姓周的人家摆的,我们都叫曹家书摊和周家书摊。书摊简单得很,四周用芦苇席子和草帘一搭,用来遮风挡雨,其实就是一个草棚。里面放两条长板凳,是给看书的人坐的。看书的人大多数是像我一样的学生。小人书的内容几乎都是战争题材的,像什么《闪闪红星》《智取威虎山》《七天七夜》等等。我很喜欢看。每天花上2分钱看一本小人书。有时,我很想买一本书,可人家不卖,是专门租给大家看的。因为那时候市场上没有多少书卖。我读中学的几年,看书的价格都是2分钱一本,中学快毕业的时候才涨到5分钱。
我上高中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末了。这个时候,国家已经改革开放,农村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到了各个农户手里。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头脑变得更灵活起来。镇上的曹、周两家书摊就是这样,他们把书摊积累起来的资金拿出来,砌了几间房子,在镇上办起了两家书店。书店从此也不再租书给人看了,而是专门卖书。这时候,书的种类也开始增多了,小人书依旧有,但更多地出现了各种文学书。中国古典名著、外国文学名著等被摆放在橱柜里;《人民文学》《读刊》等杂志常常出现在书架上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些期刊也出现了,有一本叫《中学生》的杂志我差不多期期都买。书店还出现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什么《科学养猪》《食用菌栽培技术》等都能买到。许多农民学技术用技术,成了当地的“万元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了,镇上的曹家书店和周家书店规模更大了,由原来的茅草屋变成了三间瓦房。这时候,书店里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各类书籍都分门别类地摆上了专有橱窗,每个橱窗的玻璃上贴着“文学”“科技”“历史”“政治”“生活”等各种标签。特别是生活类的杂志大行其道,像《知音》《人之初》《家庭医生》等。我也喜欢看这一类的书,劳动之余常常捧起这些书来看,它们教会了我怎样为人处世,怎样身体保健,怎样让生活过得更加有滋味。
进入21世纪,农家书屋办到我们农民的家门口。这些农家书屋方便了喜欢看书的农民,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更为很多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就说我吧,自从村里办起了农家书屋,几乎每天都要去书屋坐坐,读我自己喜爱的书,这几年,我利用在农家书屋学到的科技,进行科学种田,产量每亩增加100~200斤左右,过上了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