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杨 伶:瑞士人为什么能“自助”
//www.workercn.cn2013-11-25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在瑞士工作数年,最难忘瑞士人的“自助”。夏秋时节,开车行驶在瑞士乡间,时常会在花田、向日葵田、葡萄园间看到“SELF-SERVICE(自助)”的简单招牌。

    走进去,田边的“自动收款机”实在简陋,外表看起来像一个废弃的铁皮桶,上面有一个塞硬币的小孔,旁边还备着小刀、剪刀等工具供人使用。铁皮桶上面竖着小牌子,标明鲜花或葡萄的价钱。这就是无人看管的自助式采摘,顾客自己动手,自觉付钱。钱付不付,付多少,根本没人监督。

    这种自助式购物,不但存在于乡间,也是城市里的日常风景。在超市中买菜或买水果,一般都是自己称重,按照电子秤上方的标号和价钱按个键,价签就自动吐出。虽然称完后,再偷装一些似乎也没人注意,但顾客们都很自觉,没人贪这种小便宜。

    走在日内瓦街上,经常会见到无人售报箱。报箱上部有一个塞硬币的小孔,下面则是成摞报纸,箱门可以打开。这种自助购报,在瑞士司空见惯。

    据当地人介绍,瑞士的人工成本极其昂贵,自助购物现象的广泛存在,首先与节省人工成本有关。但是,需要自助还需要能够自助,如果公众没有强烈的自觉、自律和诚信意识,这种节省成本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追本溯源,瑞士人这种自觉、自律和诚信意识,与不断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分不开。瑞士法律法规之严格细致,不说世界第一,也是屈指可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细微之处,都有法律法规可参照执行。比如拾金不昧者,亦有法律规定获得适当报酬;见义勇为者如遭受人身伤害,依法也有相应的补偿;至于乘车逃票,一旦查出,依法将受重罚。

    在多如牛毛的法律法规约束下,久而久之,诚信就变成了习惯,进而发展成自觉和意识,被视为做人之根本,甚至形成相信“老牌子”的传统。在瑞士人看来,牌子老就说明它存在的基础——信誉好。许多瑞士名牌产品,如钟表、巧克力、服装、鞋子,都在产品或包装上印有创始日期,就为了显示它的“老”,以及“老”的信誉和口碑含金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