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更让他们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一方面健康频频向人们敲响警钟,一方面人们却又因种种原因透支健康。在健康方面,知与行脱节乃至分离的现象,显得异常的突兀。
从韦应物诗句“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到培根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从“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的名言,到“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健康只有一种”的警句,诸般感悟可以说都道出了健康之于人的本质要义。然而正如有人调侃的,健康的感悟所以深刻,往往是在身染沉疴之时。一旦身体复原,往往又“好了疮疤忘了痛”。面对亚健康状态带来的工作生活困境,面对疾病苦痛的折磨,面对过劳死等现象,为何许多人“哀之而不鉴之”?
前不久,有关部门发布《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当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比2008年提高2.32个百分点。据此估算,全国15—69岁的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只有大约9100万人。所谓健康素养,当然不仅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更指能够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这表明,对待健康能够知行合一的人并不多。那么,健康素养如何“养”,才能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牵引力?
有一则广为传播的故事讲,门外有三位使者:财富、地位与健康,请问你愿意先把哪一位领回家?众人的选择不一,其中有人选择了健康,谁知前二者也跟着进了门。选择的人很诧异:我没选你们啊?财富和地位这两位使者回答:健康走到哪我们就会陪伴他到哪,因为我们根本离不开他,如果你没请他进来,我们两个不论是谁进来,很快就会失去活力和生命。这个故事蕴涵的哲理表明,没有健康,一切都会失去;拥有健康,幸福才成为可能。
不能把健康的认知,有效地转化为健康的行动,这样的认知,不仅会失去意义,更可能带有某种欺骗性,容易使自己对问题失去应有警觉。“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是对社会的义务。”越是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健康越需要作为一种责任去担当,作为一项事务去打理,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去谋划。要健康,显然不能等到身体出了状况才去付诸行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其要义在于每天的这一小时。如果每天都没想到为健康有所付出,总有一天健康会找我们算总账。
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在谈及健康长寿的秘诀时,认为最重要的是度量要放宽一点。这位100多岁的老人说,“有位哲学家说得好,‘生气都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家做错了事情,我生气,不是我倒霉吗?”在人的一生中,既重养生,又重养心,则健康长驻而青春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