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回顾一生时,动情地写下诗句:“我品尝过众多的词语。”本报“焦点关注”版编辑回顾这一年时,同样写下一行文字:在2013年,我们期望为每一周的中国,找到一个或几个词汇,与读者一起品尝。
或与“焦点关注”版一起,或与其他媒体一道,这一年,读者品尝过众多词语。凝望这片词语的长河,我们发现,那场在京城西部召开的闭门会议无可争议成为年度词语:“三中全会”。它与诸次三中全会历史性相接,又将悄然改变无数人的生活。而“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上就是“改革”的精神。
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改革”的味道极为复杂,有苦有甜,或先苦后甜,或先甜后苦——三个动宾短语“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正给中国经济加上了更为稳健的砝码,调适中国经济的味道。
对市场来说,对企业家来说,“改革”,主要的味道是甜的,因为有另一个词语悄然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变成了“决定性”。而对于餐饮等企业来说,味道则是苦的。
对官员来说,这一年的味道,有些“五味杂陈”——这一年的中国,让世界瞩目的,还有另外一个词语:“整风”。这个词语并未出现在正式场合,但它与许多词语相连——“自净”、“反腐”、“执政党建设”;这一词语背后,是一个大国执政党对于局势的判断,是对自身的深省与反思,是居安思危,更是顺势而为。
被“整风”波及的,还有整个社会的“风气”,以及某些行业的“严冬”。套用本报一位资深媒体人的话来说,“某些行业不寒冷,社会就无法温暖起来。”同样,某些官员不“苦”起来,社会也很难“甜”起来。
“改革”为2013垫上总基调,别的词语弹出变奏和华章。这里面有“双十一”,有“4G”,也有“嫦娥”。然而,另外一些词语,也依然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台风,地震,暴雨,以及雾霾。这些词语里,有时代的脉搏,更多地有我们共同创造的记忆——因着共同的记忆,我们在不同的味觉系统里,分享共同的感受。
一百多年以前,法国作家波德莱尔在欣赏一位画家的画作时,赞叹在这样的世俗画作当中,凝结了画家“在当下凝住永恒的努力”;一年来,作为媒体人,我们做的,或许也是类似的工作——在事件的洪流中,试图揭出水面下的岩石。
努力的结果,或许绽放或许暗淡,但回望时依旧能想起当时的味道——那是中国梦的味道,也是汗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