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辞旧迎新之际,各大主流媒体总会推出一些年度人物,以彰显时代精神,展示国家价值,回应社会期许。这其中,尤有央视的节目富于标志性和关注度,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等,有不俗的收视率。
元旦一早,我无意中收看到的是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和团队的颁奖仪式,他们的成就广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包括军事)方面,如:使肝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为H7N9病毒再发研判和新型的流感暴发的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的中科院院士高福,应用其科研成果研制的抗癌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即将造福于肿瘤患者的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应该说,某些获奖者的成就不仅造福国人,还将泽被世界;他们追求科学真谛的纯粹人生也感动了公众。看到动情处,我也不免眼眶潮润。
除开某些特殊时期,其实,国家对科学技术这支队伍向来重视。不说老一辈革命家对两弹元勋的呵护有加:“文革”中毛泽东声称“大学还是要办的”,还补充说明“我这里说的主要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到新时期邓公发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强音,接踵而来的提高相关人士的生活和政治待遇、两院院士的评比、大众传媒的热捧。
国家尽快强盛,人民尽快富裕,自然是政府或官方最为峻切的诉求。而没有哪一门学科,较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更能直接助力于这样的诉求。就此而言,官方对科学技术的格外重视容易理解。这从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大会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的高规格可见一斑。
而反观公众视野中的国家社科(人文)系统,则远未如科学技术队伍那般显赫。虽然1977年,作为中科院系统的社科学部单独分离出来成立了国家级的社会科学院,按说行政级别提高了,象征着受重视的程度相应升级,但陈寅恪、傅斯年、吴文藻、张培刚等大师的名字远不如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邓稼先那么家喻户晓。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精神虚无、环境恶化的诸多困局。显见的是,面对这些,科学及工程技术显得力不从心。倒是哲学、历史、法学、文学、经济、宗教等社科(人文)系统,或可发挥难以限量的功能。
当然,作为广义的科学(学科)的一个部分,中国的社科(人文)系统要想在公众视野中成为一个巨大的存在,关键还在于秉持其自身的独立性,即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仅仅满足于靠寻章摘句来注释某领导人的思想是不够的,仅仅满足于依葫芦画瓢解读政府的某些主张也是不够的。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建基于独立之上的创造性,才是唯一的正途。而对官方而言,正确认识并大力发挥社科(人文)系统的当下价值,或可从维护他们学术研究的独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