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武凤呈:善养改革精气神
//www.workercn.cn2014-01-2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面深化改革的发令枪已经打响,“改革”无疑已是我们时代最令人振奋的热词。俗言,“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可以说,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决定了这个地方的改革气象。因而,改革要涉过险滩、啃下硬骨头,也要善养领导干部的改革精气神。

    《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改革的关键推动者,领导干部自己行得是不是“正”,锤炼得够不够“硬”,直接关系改革政令的落实成效。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身养气,以身作则,是推进改革的无声号令,也是最有力的动员令。

    贪腐是改革的大敌,面对手中权力,领导干部尤应崇廉尚洁。改革深水区,面对的是利益调整、资源配置,领导干部难免会面临“糖衣炮弹”的考验。倘若缺乏修养自觉,不去拧紧思想之弦,筑牢拒腐防变之堤,怎能抵挡各种利益的诱惑?如果不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远离“带电的高压线”,又遑论成为深化改革的中坚?

    古人说得好,“伤风害理,莫甚于私;暴物残民,莫大于贿”,要想赢得群众信任,凝聚改革共识,就必须彻底祛除私念,真正做到秉公施政、执政为民,避免沦为改革“绊脚石”。“心底无私天地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物欲所惑,心胸就大、格局就宽,也就更能望长远、谋大局、干正事。

    改革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需要领导干部虚功实做。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干部舍得出真功实劲,改革才会有真绩实效。全面深化改革,涵盖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桩桩件件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没有实干的崇尚与修炼,没有实绩的注重与追求,那些以民生福祉为价值诉求的改革决策、措施就可能落空,改革也很难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攻坚期的改革,更需要勇毅。倘无那么一股子“闯”的劲、“破”的气,就难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更难以在改革深水区“长袖善舞”。只要是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领导干部就应敢于担责、理直气壮,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同时,敢担当绝非瞎干、蛮干,更不是拍脑袋、拍胸脯。多接地气、多察实情,常到群众意见大、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做功课,运用智慧和勇气,化大事、要事、难事为真事、实事、好事,方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前进合力。

    孟子曾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领导干部应当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秉正气,养清廉,守公道,重实干,多勇毅,则改革之精气神,必内充乎胸,外化于行,推动改革一路斩关夺隘、渐入佳境,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的成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