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王佳可:酒精助长“易怒的一代”
//www.workercn.cn2014-01-2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澳大利亚沉浸在悲伤和惋惜中:一位名叫丹尼尔的18岁青年,在新年前夜遭遇酒后暴力,昏迷11天后最终离世。更令人伤感的是,一年前,在丹尼尔遇袭的同一地点,18岁青年托马斯同样因酒后暴力失去生命。两起残忍命案的始作俑者,分别是两名20多岁的青年。

    澳大利亚青少年酒后暴力犯罪频发,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担忧他们恐将成为“易怒的一代”。网络时代的来临,使青少年从小接触到大量犯罪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很多少年推崇暴力、喜欢炫耀。为了在社交网络上炫耀身形,有些青少年服用药物帮助塑形。而这些药物恰恰会影响大脑,使他们变得更具攻击性。暴力文化、药物刺激加上“酒精文化”,为青少年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澳大利亚酒后暴力犯罪呈现年轻化趋势,社会中流行的“酒精文化”是直接诱因。澳大利亚酒精研究和教育基金会的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认为,澳大利亚存在饮酒成瘾问题。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酒吧不仅是饮酒之处,更是社交场所。人们习惯在酒的陪伴下与朋友会面或商谈工作,常常不醉不归。在体育赛事时段播出的酒类广告,让儿童从小就将酒精与力量、活力等形象联系在一起。

    澳大利亚社会的“酒精文化”,使青少年变得更为暴戾。醉酒后,他们随机寻找“猎物”进行袭击,对受害者头部残忍地“致命一击”,是酒后暴力犯罪最常见的模式。虽然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饮酒,但在“酒精文化”中耳濡目染,不少青少年将饮酒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犯罪心理学家艾拉·基拉瓦尼认为,饮酒后导致的眩晕或感觉迟钝会使人失去判断力,在冲动下对他人实施暴力。若不加以管制,杯中美酒就会变成“致命毒药”。

    另外,过轻的量刑标准使酒后暴力犯罪难以禁绝。丹尼尔离世后,约有13万澳大利亚民众在请愿书上签名,要求政府在立法和执法方面进行改革,严惩酒后暴力犯罪。在另一起命案中,杀死托马斯的凶手只需服刑4年。量刑之轻,无异于向社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喝醉后夺走一个鲜活的生命,只需付出几年时间的自由作为代价,比在清醒情况下付出的代价小得多。

    悲剧一再重演,澳大利亚政府和民众再也无法忽视愈演愈烈的酒精暴力犯罪。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称,在悉尼这样人口稠密的城市中,连续发生青少年酒后暴力犯罪,令他感到震惊。当地民众也纷纷表示,面对酒精暴力,整个社会需要“积极改变”。澳大利亚绿党也将向议会提出质询,讨论是否应从电视广告、酒类零售等方面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过,学校和父母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从小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珍爱生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