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移动互联网大大强化了受众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整个网络传播呈现出碎片化语境。
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碎片化行为,对读书人而言,就是阅读碎片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觉得我们国家本来人均阅读率就低,这下人们更不看书了。
事实上,碎片的时间、时间的碎片化都不可怕。
雷锋在看电影前看书,战友问他,这么几分钟你还看书?雷锋说,我都看了好几页了。雷锋就是在高效地利用时间的碎片。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从广义上说,鲁迅先生就是合理地利用了时间的碎片。
排队时、候车时、坐地铁时,都是碎片化的时间,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是拿手机刷微博、刷微信,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发达、便捷的移动终端,就好像金融衍生品一样,具有效益放大性。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在传播中加速放大;如果在这期间看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在杠杆的作用下,所得和修养也会加倍累积。
问题是,在没有移动终端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喜欢聊闲天、侃大山、看成功学的话,即便给他一部苹果10代,他也不会拿来读经典美文、看名家名著。
依我看,症结就在于当前缺乏一种机制,帮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选择的机制。以读书为例。过去,实体书店担当了帮读者选择的角色,把某本书好的版本挑选出来。
再往前说,古时的初学者有目录学作为求学的指路明灯。那时,一代代学人看了书,就写提要、做注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后来者,只需按图索骥,就能登堂入室,岂不快哉?
正如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所言:“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今为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义例相近者使相比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凡所著录,并是要典雅记,各适其用。总期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罔眩惑而已。”
而在网络化时代,谁来担当筛选者的角色?
时过境迁,老的传统已成明日黄花,新的继承却没有建立起来。阅读的碎片化时代,供需两旺,但二者之间,缺乏一座桥梁,缺乏中立客观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因此,在阅读领域,相信未来一定会产生这样一种机制,或者机构,或者群体,帮助人们选择所需,帮助人们去粗取精,最终把碎片化时间利用好。
对于个人而言,碎片化对定力的要求更高。就像那条常识:好吃的东西往往没有营养,有营养的东西往往不好吃。炸薯条和拌苦瓜,哪个好吃?哪个更绿色?对于阅读来说,道理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