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反服贸群众走上街头,反对理由千奇百怪。例如台大经济系教授郑秀玲举例,大陆最希望台湾开放美容美发业,因为可以在第一线与百姓闲话家常,达到“洗头兼洗脑”的目的。
这个理由让所有专家傻眼,因为两岸服贸协议根本不涉及陆劳开放,大陆人如何借“洗头”时顺便对台湾人“洗脑”?用这种贬低自身专业的言论造谣,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谣言说,花人民币4.8万元就可以移居台湾,满街跑的“小黄”就变成“小红”;殊不知两岸服贸根本不涉及投资移民,也没有开放大陆人来台湾开出租车。反服贸者,通过制造许多荒唐谣言,造成民众“恐中”心态,以致一些民众群情激愤地走上街头。
为何这么多人轻易相信谣言?追根究底正是“恐中”心态作祟的“台湾蛙”,没有勇气离开井底,去认识水井之外的中国大陆,究竟已起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台湾官员不禁感叹,现在反服贸人士提出的种种理由,就好似当年开放两岸直航时所疑虑的“屠城木马”,以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阻挠台湾原可以取得的经贸自由化利益。
反服贸人士提出,两岸服贸协议之下大规模开放陆资来台,会提高台湾业者的店租成本,拉高市场竞争门坎。未来若再签署货贸协议,台湾工业品、农产品若大量销往大陆,会带来涨价风险,台湾人不再享有价廉物美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这些质疑不得不回到问题的根本,台湾服务业长期被价格低估,市场小、高度竞争,导致服务廉价。当民众抱怨薪水没涨时,除了痛骂政府无能,是否检讨过问题是出在市场太小,而现在政府千方百计帮我们“扩大市场”,只换来一味的批评。
台湾只是浅碟形的岛型经济,面对全球化的区域整合浪潮,不可能筑起高墙过自己的“小确幸”。
台湾话讲“见笑转生气”,意思指“恼羞成怒”,这很好解释两岸之间的微妙变化。台湾曾经是高高在上的亚洲四小龙,但现在敬陪末座,还输韩国一大节,而一向被认为落后的中国大陆,已悄悄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其实,台湾人的“恐中”心态,除了出自于对大陆缺乏了解,更多的还是这种“见笑转生气”的心态作祟。理智的台湾人实在应该放下姿态,了解大陆发展的进步,才不致轻易被有心人士“洗脑”。